言不关典,君子所惭
近日遇一禅宗行者,开始相谈尚洽,谈久则于我颇露愠色。于 我引经据论之谈锋很是嗤鼻,批言所说都是别人东西,何有一句 半句乃自己之体悟?只会东搬西套,无有自己见解云云。
对方年老久修,不好与之据理而争,唯其垂首听其说种种心 悟,种种体验而已。
今则想起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中一句话:“言不关典,君子所 惭。”若是以前,尚未专修之时,我亦喜好说己体悟,可是如今,不 想如是说,不屑如是说,说之害人害己,有何裨益?
何以言之?当知我辈实是凡夫,久在暗夜,从来未睹光明,一 切所见,颠倒错乱,出言即是谬误,思想无非妄识,又佛法深高, 十圣莫穷其极,凡夫所悟多是盲人摸象,纵修行稍得相应,所体解 处,仍是光影,不是真实,有愚痴人,因此升起增上慢,未得言得, 未证言证,果报非轻也。印祖斥云,观其言,高于九天之上,察其 行,卑于九泉之下,盖说此类。
佛经是佛圣言,因佛无明净尽,智慧圆满,光明彻照,无所不 觉,觉无不彻,故此处方是真理显现之处,一切后之学者,修行当 依之,宣说当从之,一字一句,不可增减之。稍具智慧者,可不言
之关之,行之从之?若出言,不论经典,妄说己意,虽离真理远去 十万八千,断不翻经以查照遵之,自害害彼,一盲引众盲,相牵入 火坑,不大生惭愧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