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解“三心释”,利乐更多有情

理解“三心释”,利乐更多有情

善导大师对“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”有明确的解释。

“至诚心”即真实心,“深心”即深信之心,“回向发愿心”即愿往生心。此三心不但是《观经》眼目,亦是净土门的核心。

而有些师兄,明白靠他力念佛的救度之法,却不了解凡夫无有真实心,以为依然是要自己先发三心,才能蒙受救度;自己要发出金刚之信心,方能和弥陀救度之法相应。

然而,我们末世凡夫难就难在“真实”二字。我们的心都是虚妄、不真实的,一旦境界现前,马上就照出本来面目。我们在世间所发的心,都不是绝对真实的心。当然,如果发心真实,回向决定可以往生,这在《观经》散善文中说得很明白。可难就难在,我们发不出来啊。

如果认为先发出真实心,再来念佛,那样才能往生,那就把善导大师的“就行立信”“信行一体”放在一边了,那还何来“万修万人去呢”?

那么,我们如何得到三心呢(因为只有具备三心,我们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)?

不用着急,六字名号之中,自然具足三心。只要我们念佛,他力三心自然就成为我们自己的三心。弥陀成就的六字名号之中,既然具足一切功德,当然也就具足了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——信、愿、行。

法然上人言:

若已成一向专修者,

不别论三心四修也。

你已经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之人,有愿往生极乐世界之心,这样的念佛者,就圆满具足了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何必还要再发一个金刚不变之“信心”呢?

让我们自己先发一个“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”的心吗?让我们自己先发一个“念佛决定往生”的心吗?有几个人发得起来啊?所以大师有明确的“就行立信”之说。专修专念,万不漏一。信而行此,是名“就行立信”。

我们的任务就是念佛,念佛就可以了,念佛就是信佛。

如果以为是靠自己的信心,那么一旦遇到逆缘,可能就要退失了。若不能正确理解善导大师的三心释,根本无法透彻理解弥陀的慈悲和六字名号的不可思议啊。

慧净上人总结善导大师的三心释而言:三心统摄于“深心”,深信自己无真实心,深信弥陀有真实心,但乘弥陀真实愿力(念佛即可乘佛愿),定得往生。

只有明白了,才能够利乐更多有情啊。

所以,遇到善知识难啊!一旦遇到,就要坚定不移地紧紧跟随。

顶礼慧净上人!

南无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