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本简单的书,人人一读就懂,一读就受益,原本用不着旁人叙说介绍。因为写书的人原本就简单平常,所写的内容也简单平常,就是说念佛嘛,念南无阿弥陀佛,好处很多啊。说自己念佛的事,劝别人念佛的事;自己念佛的好处,劝别人念佛的好处。

平平常常的人,平平常常的语言,平平常常的故事。没有高深玄奥的道理,没有居高临下的架势。用作者自己的话说:咱是凡夫,就唠凡夫的嗑儿,都是掰开馍馍说馅儿的事。自己念佛得到了好处,巴不得要将此好处说给身边每一个人,认识不认识的,凡是有缘的人,都希望大家念佛,大家都得好处。

《念佛好处多》第一集出版后,引起了很大反响,人们争相传阅,效仿念佛,感受着阿弥陀佛光明的慈悲照摄。许多人开始明白,佛法并不高深,原来如此直白简易,人人都能做到,人人都能受益。不仅现在平安福寿利益可得,还可最终出离生死轮回之苦。一切的一切,全在于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,竟然是如此简单!

净土念佛法门的特质就在于易行、难信两点。既简单,又容易,人人都能行持。难信呢,其实是既难也不难。说其难,别说不信佛的平常百姓、达官贵人,乃至学富五车的大知识分子们不信,就是许许多多佛门弟子,甚至声名显赫的高僧大德,他们也未必能信。故《无量寿经》《阿弥陀经》中世尊也反复感叹此是“难信之法”。说其不难,其实也确实不难,佛是真语者,实语者,不妄语者,佛这样说了,你就这样信,并真的愿意去往生,但只执持名号,必得往生极乐!有何难呢?你信了,就信了,然后发愿,进而念佛,临终佛必来迎,必得往生——哪有什么难呢?如是读经,如是信受经中佛说而已。

原本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轻松的事,太容易了嘛。这个世界上,两件事最容易,一是堕落地狱,随便造恶造罪,临终堕落太容易太快了。而比此更容易的就是往生西方。堕落地狱还得杀盗淫妄等等,往生西方只在于一念信愿,一心念佛,乃至临终十声一声念佛就成,当然更容易了。

《阿弥陀经》乃至一大净土法门,原本就是如此简单直白,历来古德都主张不用讲得很深,佛如是讲,我们如是信,就能得益,就能往生。如果往深处讲,那《阿弥陀经》是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一大藏经的归宗结顶之处,蕅益大师《弥陀要解》曰:“华严奥藏,法华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!”十地菩萨读之犹隔罗榖(纱布),何况漏智业力凡夫。

简单的人,简单的信,轻松得益,自然往生。如果不是简单的人,还要在佛说的上面加上自己的想法——凡夫的妄心造作,那就惨啦!“这样就行了吗?”“就这样念佛,往生就成了吗……?”等等。佛言不信,还要加上自己的“料”,事情顿时就复杂了。简单的法,顿时就不简单了。一念疑心,顿时遮盖了灿烂的佛光。你自己永远就生活在没有佛光的阴暗角落里,成天揣摩,成天忧郁,而不能享受阿弥陀佛慈光照摄,最后痛失往生大利。

末学惭愧,皈依佛门二十年,一向恃才清高,以为自己如何如何。像一个小学生偶尔得了一次作文比赛第一名,就误以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,可笑之极,幼稚之极。二〇〇四年才开始转向念佛,还是在拼命挣扎,上了大海轮,手中还拿着“划桨”在拼命划水,以“舍得一身别”的“大无畏”英雄气概去拼搏一个往生的结果。四年后偶然的机会听闻了善导大师的法宝,慧净上人、净宗法师、智随法师……一个个光明使者,把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光明播撒到了自己的心田,使坐在弥陀渡船上的自己才真正获得大安心,痛快丢掉了手中的“划桨”,一任慈悲愿船驶向彼岸。

如果说弘愿寺的法宝是我们末法时期修行人的指路明灯的话,那么千千万万的念佛者就是安坐于阿弥陀佛弘愿大船上的受益者,其中典型的代表莫过于本书作者了。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,普通的在家居士,一个普通的母亲,普通的妻子,普通的女儿,普通的职员……用她自己几年间亲身经历的痛苦、遇到佛法的欣喜、念佛以及劝人念佛所带来的种种不可思议而又千真万确的事实,“掰开馍馍说馅儿”地一桩桩展现在大家面前。这是一个全身心靠倒弥陀救度的典型范例。

末学在认真读完此书后,深深反省检讨自己,对照自己身心深处,自以为是的“罪恶生死凡夫”的印迹依旧没有完全消除,与作者“彻底放下,通身靠倒”弥陀大弘誓愿相比,自感惭愧,无地自容。她把法师们所阐释的阿弥陀佛本愿救度、善导大师纯正净土思想活生生地实践、展示在大家面前,何尝不是我们的大善知识、不是阿弥陀佛派来的光明使者呢!

南无阿弥陀佛!

借此《念佛好处多》第二集出版之机,末学聊表感恩之情。愿见者闻者,感同身受,念佛往生,劝人念佛往生。

最后将自己最初读完本书第一集时写在扉页上的一段偈子,挪在这里与大家共勉:

简单的人:

逢简单的人,遇简单的事,

生简单的病,信简单的法。

简单念佛,简单往生。

简单吗?其实太不简单啦!诚如古谚所言:“不是闲人闲不得,闲人不是等闲人!”

南无阿弥陀佛!

辛卯年观音菩萨成道日

弥陀弟子妙悟合十恭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