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条“特留念佛”之文
第八文:末法万年后,余行悉灭时,释迦如来以慈悲,特留念佛之文
先解释标题。“末法万年后”,在佛经当中记载:末法时代一万年,这一万年末法之后,就进入法灭时代。怎么叫法灭时代?就是说经典、修行都没有了,三宝也不见了,到了法灭时代,没有一座寺院,也不可能见到一张佛像了,也不可能再拜读什么经典了,更不可能见到出家人了,叫法灭时代。众生可怜啊!可悲悯啊!连三世因果、六道轮回都不知道,没有出家人,没有佛经,哪个给你讲呢?没有人知道。这个时候的众生,造恶无量无边,经中说:法灭时代众生,寿命只有十岁,烦恼非常重,即使是父母、夫妻、兄弟,见面就杀,哪个杀人杀得越多,越勇敢,你不杀他,他要杀你。所以,彼此非常恐惧,见人就杀,那个时候,最可怕的动物就是人,一见面,他就要杀你。到最后,大概有万把人,逃到深山里,见到他人就躲起来。渐渐地,大家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,慢慢开始行善,慢慢地寿命才增加。那个时候叫法灭时代。
我们现在,有念佛堂,有寺院,有佛像,有法师讲法,有经典,我们这个时候,众生的善根福德跟法灭时代的众生相比,哪一个好啊?当然是现在好了。现在如果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相比,当然比不过,如果比法灭时代,那就强太多了。所以法然上人讲,法灭时代的众生看今天的众生,就好像今天的人看佛一样,因为他没法跟你比啊!你看,还能修行,还能受戒,还能打佛七,还能诵经,还能如何如何。他那个时候,连一尊佛像都见不着,出家人一个都见不着,善根极薄,恶业极深。而这样的时候,这样的众生,能讲其他修行吗?其他修行也没有人讲了,即使讲,他也做不了,他哪里做得了呢?所以讲“余行悉灭”,“余行”就是指念佛以外的一切修行,所谓打坐、参禅、拜忏。他忏本都没有,怎么拜?也没有去寺院拜,也没有师父领导拜;打坐,根本不知道;诵经,经典都没有了,怎么诵经?持戒,和尚都没有了,谁给你受戒?还谈持戒呢。这些所有的行都灭了,众生恶业太深重,所以就灭了。
那我们讲:“法不灭不好吗?正法久住不好吗?”正法久住,这是所有佛菩萨、佛弟子的愿望,但是,众生的恶业深厚,所谓机缘,机没有了,法就熄灭了,佛法是这样的,“薪尽火则灭”,佛法像智慧之火,众生的根机像柴一样,你有这个柴,火才能点燃;柴烧没了,火就熄灭了。那么,有学佛、能修行的众生,有这样的众生,才有佛法。到时候众生的根机都不堪了,不能够修行圣道法门了,所有的法门、经典自然就灭了,没有人修啦。
那时候的众生苦恼无边。怎么办呢?释迦如来以慈悲特别留念佛这一个法门在世间,可见得念佛法门是超越正、像、末、法灭时代,是常住不灭的教法。在梵文本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是这样说的:“永作伟大赠礼。”能使此法永不消灭。
经文这样说:“当来之世,经道灭尽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经,止住百岁。”你看,“经道灭尽”,看了心里都很难受,“我”是释迦牟尼佛,以大慈大悲,哀愍众生,特别留下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就是讲弥陀本愿、专修念佛,留下这一部经,就是留下念佛。“止住百岁”,那个时候,人的寿命只有十岁,止住百岁,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闻到,都可以念佛。“其有众生,值斯经者”,有众生遇到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念佛法门,怎么样呢?“随意所愿,皆可得度”,这么容易往生,叫“随意所愿,皆可得度”。“皆可得度”就是皆能往生,只要你愿意去往生,个个往生,叫“随意所愿”。
释迦牟尼佛慈悲,为什么不把别的经典流下来,而专门留这一部经典呢?这是因为别的经典即使留下来,也没有人能够学,因为别的经典都是教我们修行戒定慧的,那个时候,众生根机不堪了,也没有出家人了,怎么修戒、修定、修慧呢?所以,别的经你想留也留不下来,众生根机不堪于修持,没有这样的众生了。而《无量寿经》念佛法门不靠你修戒定慧,你烦恼再重,你再是末法众生,你再是法灭众生,你会念佛就能往生,是靠佛的誓愿力。所以,这部经典留下来,能广度众生。这部经留下来,就等于把所有的经留下来了,为什么?能留下来念佛,能念佛往生净土,你就能成佛;能成佛,所有的经典你就会讲,那不等于留下来了吗?所以要特留念佛。
比如说《无量寿经》里面也讲到“舍家弃欲,行作沙门”,在三辈往生里面讲到这一点,这句话,在现在或许还有人能做到,那么法灭时代能不能做到呢?做不到了,没有出家人了,你到哪里舍家弃欲、行作沙门啊?所有讲的其他的,都做不到。能做到的,只有念佛,所以“特留此经”,就是“特留念佛”。
那我们就更加知道,释迦牟尼佛应化在这个世间,他的本意就是讲念佛法门。“我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一次,把念佛法门一直流到正法、像法、末法、法灭的时代,当然,这个法门是我成佛最要讲的法门”。所以称为“出世之本怀”。我们来学念佛法门,就顺了释迦牟尼佛的本心。其他法门是针对其他众生的,有持戒的众生,就给他讲持戒的法门,有修定的众生,就给他讲修定的法门,还有学密宗、禅宗、天台宗的众生,则给他们讲这些法门,可是,佛本身要讲的法门,是能度脱一切众生的法门,那就是念佛法门。我们能够念佛,是何其光荣!何其殊胜!吻合释迦牟尼佛的本心本怀。
我们来比较,法灭时候的众生,遇见《无量寿经》念佛法门,“随意所愿”都可往生。我们现在的众生遇见《无量寿经》念佛法门,能不能往生?是不是决定往生?(“是!”)这个叫做“举远摄近”,举未来遥远的时候、一万年之后的众生都能往生,是显示不到法灭的时候,所有众生遇见念佛法门更能往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