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示同参书
玉不琢不成器,玉愈磨愈光。
责善者,朋友之道也。
偶有过犯,要“立即”、“断然”地承认,莫找理由掩饰,此能养德。
无过德也,过而能发露亦德也,皆受人敬重。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旁人眼光雪亮。
守大体 —— 此言此行可言可行否?不可则止。
有分寸 —— 若可言可行,亦适可而止。
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。此言此行,护法神欢喜赞叹否?
德行始于口,信徒都以高标准衡量师父。
谦受益,满招损,谦卦六爻皆吉。
孔子问礼于老子,老子曰:“古之良贾,深藏若虚;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弃子之骄态与多欲,此皆无益于子之身。”
有一位道德家遇到庄松而言:“娑婆苦境,人当忍辱。”
庄松曰:“承蒙教益,非常感谢;可悲的是我不一样,不是我忍辱,是请人家忍辱我;若人不宽谅我,我虽碎身也不足酬还。”
诿罪掠功小人事,掩罪夸功众人事,
让美归功君子事,分怨共过盛德事。
天道亏盈益谦,地道变盈流谦,
鬼神害盈福谦,人道恶盈好谦。
功多者常轻傲,有过者常戒惧。
守口莫犯,慈念众生;
直心无伪,加厚于人。
虽有名誉,其心常等;
虽闻恶名,心亦不恼。
见人不是,诸恶之根;
见己不是,万善之门。
以待己之心待人,
以责人之心责己。
学佛大悲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