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一、不可向内找信心
不可向内心寻找信心,凡夫之心皆妄不真。
应不顾内心之妄想烦恼,直承外在之弥陀救度。
(一)弥陀救度是修行人最后之希望与安慰,舍此法门无往生之道,无解脱之光。经言:
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;
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
不可向内心寻找信心,凡夫之心皆妄不真。应不顾内心之妄想烦恼,直承外在之弥陀救度。但静心思维外在之佛力救度,“衣里明珠”之信心自现。
古德言:
久向妄心问信心,如拨断弦责清音;
何知微妙梵音响,嘹亮觉物远且深。
又言:
流急月不去,心乱佛常住。
(二)梦见女人及畜生,乃三毒习气故;静坐狗现,乃宿世业障故。应常念佛,能淡习气,能除业障。出家之人,无俗事缠身,应日念万声以上。善导大师言:“弥陀名号相续念”,“念念不舍”,“利剑即是弥陀号,一声称念罪皆除”,“谤法阐提行十恶,回心念佛罪皆除”。
(三)心不生欢喜之众生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正机。众生烦恼深,业障重,何能常生欢喜;有时欢喜,也是遇缘则现,缘散则失;但思弥陀救度,则喜在其中。
(四)善导大师设问答言:
问曰:彼佛及土,既言报者,报法高妙,小圣难阶;垢障凡夫,云何得入?
答曰:若论众生垢障,实难欣趣。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,致使五乘齐入。
故净土法门即是:“十方众生,愿生极乐,一向称名”,则“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”。
“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”故。无论如何,吾等皆是十方众生之一。
(五)道不同不相为谋,应与个性相投之同参共住。若只一人,恐生懈怠,甚或还俗。
二○○一年十月六日
【附来函】
从未提笔,实在惭愧。虽已出家几年,却一无所获,反感压力很大,烦恼炽盛,罪深障重;自感自己造业太深,实感“惭愧”二字自己也不配说。
虽然有缘今生能得入“净土门”,闻“本愿念佛”,全靠弥陀慈父慈悲,法师您的摄取,善知识帮助;但是自己却是愚痴之人,“闻当没闻,听当没听”,因为自己感受不到佛摄受,内心生不起自然欢喜心,得不到佛给“一个信心”。实不相瞒,我师兄、师叔,骂我下愚、混球、不开智慧,还说在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道场不开智慧,上哪去开?我说去极乐世界,师兄说我去不了。自己也恨自己,晚上做梦,有时梦见女人,有时梦见畜生,有时静坐,心感狗往近前跑,我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。还望法师慈悲予我,在百忙之中希求解答一二,出家人感恩不尽。以上是一个问题。
下面还有几个问题,出家人真心请教您。
第一,自己虽念佛,但感心不安,有时心里很闷,有时以上境界还出现,这是怎么一回事?怎样才能安心?
第二,法师慈悲,您寄来的书,我也看了几本,但为什么感受不到佛摄受?内心生不起欢喜心。内心是不是生不起欢喜心,佛就没摄受,就没安心,就不能往生报土?
第三,我想一生以六字洪名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念佛为主,不管心中生不生欢喜,心中怎样,这样是否也能往生报土?
第四,从前刚开始我接触《极乐家园》报刊,见二○○○年九月十五日第三期,第二版《净宗答疑》善导大师开示“二种深信”曾经生起欢喜心,后感心闷业障,疑虑能不能往生。以前当时的欢喜心,是否就算信心,佛摄受了?后来又有疑虑,这样算不算得到信心?想我这样的人佛还能要我吗?我可能是往生无分吧?不然为什么感受不到欢喜?
第五,我想以后不在寺院住了,是非太多,不如到偏远山区劝人念佛,不知行不行?自己不在乎吃穿,只在乎愿心能安。
盼求法师慈悲摄受,解除出家人心中一切苦恼,自己别白来世上。祈盼法师指点迷津,还望法师慈悲、再慈悲,给予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