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放的人

狂放的人

魏晋、南北朝时期,大批有学问、有地位的人厌倦朝廷的明争暗斗,崇尚“纯任自然”的老庄哲学,常常聚在一起海阔天空地高谈玄妙的哲理,“竹林七贤”就是最突出的例子,他们是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王戎。他们全都爱好虚无,轻视礼法,放任随便,毫不注意仪容和身份,在竹林中痛快地饮酒,大声地谈话,讨论《老子》《庄子》和《易经》,攻击儒家礼教,无拘无束,高兴时放声大笑,直到笑累了;悲伤时则抱头痛哭。

嵇康是曹操的曾孙女婿,但他把自己弄得很邋遢,头发、胡子留得很长,身上长了虱子。他还喜欢打铁,他赤着膊、抡着锤打铁时,谁也看不出他是皇室姻亲、富有才学的文人。

阮籍同样傲礼简贵,他最大的嗜好就是毫无节制地饮酒,喝醉了就往地上一躺,几天几夜不醒。朝廷多次征召他,他都不去,但有一次他居然主动进宫找晋文王,补了个步兵校尉的缺。阮籍一出宫就对刘伶说:“快来恭喜我,我当了步兵校尉!”刘伶责备他趋炎附势。阮籍这才说:“校尉府中藏有好酒三百石!”于是二人当晚就大喝特喝起来。酒喝光之后,阮籍跑到晋文王那里辞官,说:“我觉得一个人还是穷一些好。”

刘伶常常用鹿车拉着一坛酒,叫仆人扛着铁锹跟在身后,说:如果他醉死了,便把他埋掉。他甚至赤裸着身体在室内饮酒。

玄学越谈越有趣,朝廷的官吏也纷纷加入,寄情酒色,不问国事。

有人总结西晋之所以灭亡,就是因为清谈误国。(《晋书?嵇康传、阮籍传、刘伶传》《世说新语?任诞》)

梁朝尚书范缜(zhěn)也崇尚“自然”,不相信因果,他认为形体存在则灵魂存在,形体死亡则灵魂灭亡,而人的一生譬如树上的花被风吹落,有的落在茵席上(就像尊贵的人),有的落在粪坑里(就像卑贱的人)。(《梁书?范缜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