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信佛未极”之文

“信佛未极”之文

若问他人效验,便是信佛言未极,而以人言为定,便是偷心,便不济事。

(增广上?复永嘉某居士书一)

有人念佛,学净土法门,他自己心中没有佛法定见,没有主张,总是问人家效果证验如何,以此作为信心的标准,不是以佛的话为标准。印光大师就讲:“如果问他人效验,便是信佛言未极。”信佛讲的话,没有信到位。

佛言为标准

佛弟子应该以佛言为标准,不是信老王、老李、张三、李四,不是信凡夫。

佛说念佛一定往生,就一定往生。佛为标准——“圣言量”。如果说没有往生,那就断定他没有信愿,没有专修。很简单,以佛言为标准。

结果我们不是以佛言为标准,释迦牟尼佛、十方恒河沙数诸佛都说“称念弥陀名号,必然往生”。我们信不过,反而去向凡夫讨效验。这是以人言为标准,不是以佛言为标准,这个不就错了吗?

念佛往生,以佛言为标准。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概念,你内心就不会动摇,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,十方恒河沙如来广长舌相所证明,历代祖师菩萨异口同音所宣传,阿弥陀佛亲自所发的誓愿,无可怀疑。就是以佛言为定。

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说:不要说一般人,即使是阿罗汉,乃至有菩萨,地前菩萨、地上菩萨,乃至有报佛、化佛,这些圣位的菩萨、报佛、化佛,都辉光吐舌,说:“某某人哪!你罪业这么深重,累劫以来造了无量罪,罪业没有消,你单单念佛修福,这么简单的修行,怎么能往生啊?这个肯定不对,虚假的。”不要说是一般人这样讲,就是有佛菩萨来现身跟你这样讲,你都不要相信。你唯信释迦牟尼佛经中的教言。

为什么?如果真是菩萨,不可能违背佛的教导;如果真是佛,也不可能跟释迦牟尼佛讲的矛盾,因为“佛佛道同”,讲的都是一致的。

而有人不这样,把祖师的话搬出来,把佛经搬出来,他不能够完全相信。张三李四这么一讲,他就退了。所以这里说要信佛言。

贼喻:偷心念佛不济事

如果以人言为定,大师就说:

“便是偷心”:什么叫偷心呢?“偷心”就是做贼的心。这个东西不是我的,但是我想要,又怕被别人发现了,就心里边想偷。如果偷到了,就感觉到在自己怀里了,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,又怕被别人夺掉了。

如果是自己的东西,你会偷吗?这个电视机很漂亮,本来在你家的客厅里面,你偷到卧室里面,有什么意思?

念佛往生,如果信佛言,了解阿弥陀佛是要救度十方众生,平等赐予,心中就安稳,他就知道这是他本该得的,是本当属于自己的东西,就不会有偷心。他不信佛言,以为别人才有分,我没有分,但又想要,所以就想偷,美其名曰:努力争取。要知道“我回到西方极乐世界,是回我本家,念佛往生是我本来所得,我就正大光明的,理所当然的,来得到这一份往生的果”。

很多人不是这样的,虽然念佛,却怀着一颗偷心,“我能往生吗?”好像被自己偶然碰到了,“哎呀!我能往生就好了!”不知道这是你的本有东西。像个做贼的,没有把握、生怕别人把他拿掉了。一旦被别人发现,说:“大胆!这不是你的。”马上吓得丢下就跑。有人念佛,听人家说:“大胆!你罪这么重,还想往生!”他马上吓得丢下往生就跑:“对不起,对不起,我说大话了,我不该想往生,不敢奢望,我虽念佛,但是往生没分。”他不知道他念的这一句名号里面就有往生,这是佛给他的,他应该理直气壮地拿着,但他不信佛言,信人言,结果就像贼一样,多可怜。

你自己的东西,人家说不是你的,你会胆虚吗?很多人念佛,一听人家说你这样不能往生,马上胆虚起来,这都是偷心。

如果有偷心,“便不济事”:这样就没有效果,就不能往生。虽然说是被人家破坏了,实际上还是自己信佛言未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