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净土最要”之文(佛力自力非比)
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,在仗佛力。其余诸法门,皆仗自力。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!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。
(续编卷下?净土指要)
如果这一关不过,净土法门你进不来。就是说:我们要靠佛力,不要靠自力。自力跟佛力怎么能比呢?靠我们自己修持的工夫,那个差太远了。
不过这里需要解释说明一下。并不是说我们持五戒的,就不持五戒了;我们孝顺父母的,就不孝顺父母了——不是这样。只是说我们持五戒也好、孝顺父母也好,靠这些,要往生西方,是没有力量的,往生西方全靠佛力。世间做人,你还是按老规矩来,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”,都应该这么做,它不构成解脱的力量,不构成往生。
我们念佛,完全靠佛力。
净土法门的本质乃是仗佛力
净土法门和普通法门的本质区别在于净土法门乃是仗佛力。所以,印光大师就说:“此是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。”
我们修学净土法门,这个观念要清楚,这个理路要明白。
往往有的人说:“师父啊,我念佛不得力啊!”总觉得没有得力。
问题出在哪里呢?他就认为自己念佛工夫不好,心没有清净。其实他是信愿没有具足,也不明了我们净土法门是在仗佛力。他要靠自力修持的工夫,那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力呢?永远心里没有底。
如果知道我们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,你自然每一句佛号都有力量了——因为靠佛力嘛!“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,我们所得到的,都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力,以信愿感通阿弥陀佛。所以,你念的每一句佛号都很实在,不是觉得说佛是佛、我是我,“哎,我念佛不得力啊!”是因为不明了这个道理。如果明了净土法门在于仗佛力,像印光大师所说的,“拣去自力,注重佛加”,我们每一句佛号都会脚踏实地,实实在在。
“净宗切戒”之文(切戒藐视佛力)
世有好高骛胜者,每每侈谈自力,藐视佛力。不知从生至死,无一事不仗人力,而不以为耻,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,并佛力亦不愿受,丧心病狂,一至于此。净宗行者,所当切戒!
(续编卷下?净土指要)
世间往往有这样的人,喜欢唱高调,喜欢显示自己高超,看不起平平常常、平平淡淡的净土法门,这叫“好高骛胜者”。净土法门看起来,并没有什么高超、优胜,就是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老阿婆、老阿公都会念。所以,好高骛胜者,他对这个法门不容易契入。他往往喜欢多谈自力修行,对佛力,他很看轻。
我们人从生下来到死,没有一件事不是靠人家,他觉得很习惯,挺好的。
小事情都靠人力,而不以为耻;为什么独独了生死这件大事,要靠自己不靠佛力呢?
老人家很慈悲,讲话都很简洁、直截,很恳切,骂人骂得也舒服。因为他很慈悲,不是嗔恨心骂出来,而是以慈悲心来呵斥。说这样的人属于丧心病狂,居然达到这样的地步了。从生到死小事都靠人力,不以为耻;了生死的大事,佛力他不接受,说要靠自己修行,要自己修行戒定慧。
如果不是学净土宗的人,也只好随他去了。因为学其他宗派的,他就是要靠戒定慧修持,断惑证真。
净土宗的行者,这个是我们的一条戒规,你要切实遵守奉行,不要犯这样的毛病。你学净土宗了,还不愿意靠阿弥陀佛的佛力,要靠自己工夫、靠自己修持,这就属于不明理。
小结:仗佛慈力
从第五到十一,总共七条文是说明仗佛的慈力,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:
第五条,用两个比喻来说明:信愿念佛往生西方,完全是佛力,不是自己戒定慧的道力。
第六条,说明怎么样专仗佛力——“唯恃信愿,不论断证”。
第七条,佛力既然不论断证,我们还是凡夫,有业力怎么办?阿弥陀佛带你——带业往生,也是阿弥陀佛消业往生。所以,不用担心。
第八条,舍了这个法门,再也没有带业往生的法门了。不可能说你充满着烦恼惑业,还能够解脱生死、能够往生成佛的。只有这一个法门,佛力能救业力。我们业力深重,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救度。
第九条,虽然佛力能救业力,如果你不相信,你自心就有障碍。信自己无力,就会仰求阿弥陀佛的救度;信弥陀有力,心中就安稳。
第十条,说明净土法门所以超胜一切法门在于仗佛力,这是修学净土法门最重要的地方。
第十一条,不愿意接受佛力救度,这是净土宗的人最要戒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