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 全仗佛力
一切法门,皆仗自力;
唯兹净土,全仗佛力。(增广下 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)
念佛求生净土一法,专仗弥陀宏誓愿力。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,恶业之若轻若重,但肯生信发愿,持佛名号,临命终时,定蒙弥陀垂慈接引,往生净土。
(增广上 净土决疑论)
博地凡夫,障深慧浅,善根微薄,寿命短促,欲仗自力,竖出三界,譬如沙子一粒,入水即沉。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,石虽重大,因有船载,可以不沉。可见自力佛力之难易!念佛法门,全仗佛力,欲了生死,即须念佛,横超三界,接引往生。 (三编上 复周志诚居士书二廿五年 五月六日)
【注】大师有时云净土法门,全仗佛力,专仗佛力;有时又说兼仗佛力。如何理解其义?通观《文钞》,大师言全仗佛力处甚多,更借比喻而详言:
此如坐火轮船过海,但肯上船,即可到于彼岸,乃属船力,非自己本事。信愿念佛,求生西方,亦然,完全是佛力,不是自己道力。
以乘船之喻而阐释“全仗佛力”,其义自明,透彻至极。然大师又云“自力佛力兼而有之”,如何领会其义?通观《文钞》即知,其所言兼有之“自力”者,有三义:
一、就信愿念佛而言,亦可权谓之自力,就往生所凭而论,则全仗佛力。如大师云:
此是佛力,又兼自力。谓信愿持名,是自力能感于佛。誓愿摄受,垂慈接引,是佛力能应于我。感应道交,故得如是。
二、就余之善行而言,亦无妨说有自力。念佛之人,除念佛外,所行余善,如敦伦尽分等,则亦可谓之自力。虽有余善不出轮回,往生仍凭佛力横超三界。因有余善,故说自力佛力兼而有之。
三、所谓兼有之自力,与通途法门所言自力意义不同,乃是佛力引发之自力。观如下二言即知:
一则专仗佛力,而由佛力以引发自力。以佛力、法力、自心本具之力,三法契合,故得超凡入圣,了生脱死也。
以佛力不可思议,法力不可思议,众生心力不可思议。合此佛法二不可思议之力,俾自心之力,得以圆显。(此自力,与不仗佛法力之自力迥别。)
观此三义,即知大师所言兼有之自力,皆是在仗佛力之下而言自力,与普通法门所言自力全然不同。通途法门所言自力,即修戒定慧、断贪瞋痴之力。念佛行者,纵然烦恼丝毫未断,念佛亦得往生,此即所谓全仗佛力也。即如大师所言:沙子虽轻,入水即沉深渊;石头虽重,乘船即可过海。故知:大师虽言自力佛力兼而有之,依然不悖全仗佛力之旨。所言不同,应机不同耳。言全仗佛力者,则让一切众生(尤其是凡夫众生)彻底安心,通身靠倒。言自力佛力兼而有之,则让沉于自力者更当归于佛力(兼而有之),方为稳妥;因有佛力,亦得安心。其摄化不同,而旨归是一。其言“唯恃信愿,不论断证”,可谓全仗佛力之最好注释。大师常言:“大家要晓得:仗自力修持,自有何种力?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。所以万劫千生,难得解脱。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,自然一生成办。”故知,就凡夫而言,实则毫无自力可言,唯佛力可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