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行品》以弥陀“本愿称名”之“易行”为宗,现生不退、往生成佛为趣。
1.《易行品》“难易二道判”之文:
佛法有无量门,如世间道,有难有易,陆道步行则苦,水道乘船则乐。
菩萨道亦如是,或有勤行精进,或有以信方便,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。
2.《易行品》“称名易行疾至”之偈:
若人欲疾至,不退转地者,应以恭敬心,执持称名号。
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,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应当念是十方诸佛,称其名号。
‧“欲疾至”,非“疾欲至”。
‧此偈显示信之具体内容,亦即“易行道”易行疾至之法即是“称名”。称名即是“易行”,称名即得“疾至”。既容易,又殊胜。
‧疾至不退转——非一万劫或一大劫,非多生多劫无量生死,亦非他土不退,乃此土此生不退。
至简至易,极顿极圆。一般消费,最高享受。
‧恭敬——内心谦恭,外相崇敬。虔诚恭敬,至诚恳切。彻底放下,全身靠倒。
‧执持称名号——“执持”即是“称名号”。不论知不知、信不信、净不净,但一向“专称弥陀佛名”。
‧念十方诸佛——反显法。以念十方诸佛反显专念弥陀一佛。
弥陀是“诸佛之王”,念弥陀即念十方诸佛。
念弥陀,弥陀摄取不舍,念弥陀,弥陀临终来迎。
3.《易行品》“即入必定”之偈:
人能念是佛,无量力功德,即时入必定,是故我常念。
4.《易行品》“归宗”之文:
阿弥陀佛本愿如是:若人念我,称名自归,即入必定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是故常应忆念。
此文合采本愿及成就文,以彰“易行极致”。
‧本愿——直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,第十九、二十及其余诸愿,皆非根本愿。为使众生欣慕极乐净土而归第十八愿,故余四十七愿谓之“欣慕愿”。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故应掌握根本。
‧本愿如是——“如是”者,下之“念我、称名、自归、必定”,非此则非弥陀本愿。
有具体内容,亦即方法、目标。清楚明朗,一目了然。
‧若人——愿文“十方众生”,成就文“诸有众生”。
以六道中人道为主,是凡非圣,是人非天。“本为凡夫,非为圣人”。
昙鸾大师言“一切外凡夫人”,善导大师言“一切善恶凡夫”。
我也有分,感恩涕零,一心归命。
‧念我——“念”者愿文“乃至十念”之念。“我”者弥陀。
“念”者恋也,如恋情人,日夜不忘。
“念”者黏也,生佛相黏,一体不离。
“念”者忆也,如子忆母,时时在怀。
“念”者称也,称念弥陀,念念不舍。
此即“信受弥陀救度,专称弥陀佛名,愿生弥陀净土”,与佛亲近,与佛一体,犹如水乳交融。
┌往生正觉,机法一体┈┈彼此相靠
机法一体┤身心功德,机法一体┈┈互相融合
└生佛三业,机法一体┈┈不相舍离
《观经》言: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”此是“反显法”,以十方诸佛反显弥陀一佛,且念弥陀一佛容易,念十方诸佛困难。
《观经》言:“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。”此是“直接法”,唯举弥陀一佛摄取不舍,非举十方诸佛。
母岂不爱子?子岂不爱母?因迷而隔,因悟而亲。
信知此理,自然母子相亲,心心相印,函盖相合。
众生不知之时,弥陀已备;众生未求之时,弥陀已给。
信知此理,惭愧感恩,天性自然,忆佛念佛,念念不舍。
如失子认父,如浪子归家。非感恩,非不感恩。如“谢谢”二字,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,其心迥异,天性自然故。
子若求母,徒令母悲,不以母为母,以为外人故。
众生求弥陀,徒令弥陀悲,不以弥陀为大慈大悲故,不以弥陀为我愿行故,不以弥陀与我一体故。
亲缘——父精母血故亲,非此则不亲,天性自相关。
“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之弥陀既成正觉,即是成就我之往生。信知此理,一心归命,即与佛一体,自然往生。
‧称名——口业称名,专称弥陀佛名。
净土宗传承祖师解释本愿文之“乃至十念”之“念”为“称念”之念者,始自龙树菩萨《易行品》。
窥基大师《西方要诀》言:
诸佛愿行,成此果名,但能念号,具包众德,故成大善,不废往生。
偈言:
以名召德本融通,彼佛分明在口中;
果得持名无异念,声声露出紫金容。
口称成因由法德,全德成名令口称。
法然上人言:
体外无名,名外无体。万善妙体,即名号六字;恒沙功德,备口称一行。
法然上人《选择集》标宗之文:
南无阿弥陀佛,往生之业,念佛为本。
《选择集》结归之文:
正定之业者,即是称佛名,称名必得生,依佛本愿故。
‧自归——愿文“欲生我国”,成就文“愿生彼国”。
“念我称名”即是“自归”,自归即是“南无归命”。身心性命归于弥陀,与佛一体,心心相印,函盖相合;佛命众生命,一体不离。
正觉之弥陀,归命之众生,生佛一体;佛心有生,生心有佛。
‧即入必定——愿文言“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成就文言“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”。
“必定”者,必定成佛之位,亦名正定聚,亦名不退转。《大智度论》93卷言:“阿鞞跋致(不退)即是必定,必定者,必当作佛。”
“即”有“同时即”,与“异时即”,此是“同时即”,如“即入必定”之偈言“人能念是佛,无量力功德,即时入必定,是故我常念”。
此“即入必定”显示“念我称名自归”之人,已是“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”之人;即时不退于佛格,往生刹那,顿超十地,快速成佛。
昙鸾大师言:
经言十念者,明业事成办耳。
不断烦恼得涅槃分。
不从一地至一地。
‧念我、称名、自归、必定——此是净土宗之“宗旨”
念我——信受——信受弥陀救度;
称名——专称——专称弥陀佛名;
自归——愿生——愿生弥陀净土;
必定——度生——广度十方众生。
‧常应忆念——结归一向“专称弥陀佛名”之意。
善导大师言:
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行住坐卧,不问时节久近,念念不舍者,是名正定之业,顺彼佛愿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