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楷定古今故

一、楷定古今故

这里所讲的“此楷定古今之妙判、决定往生之正业”,善导大师以“称我名号,愿生我国”来解释“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”,这是他个人的创见吗?不是的,他是有其依据的。在《观经四帖疏》最后的跋文,也就是《善导大师全集》第320页,善导大师说:“某今欲出此《观经》要义,楷定古今。”也就是善导大师发现,在他那个时代之前,以及在他那个当代,都有高僧大德批注《观经》,甚至批注《无量寿经》,阐释净土法门,可是都阐释得不是很正确,有所偏失,导致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越来越少,修学的人心中也不能获得彻底的安稳、安乐。所以,善导大师才发心批注《观经》来楷定古今。“楷定古今”就是纠正在他那个时代之前,以及在他那个时代,所有对《观经》的误解,同时作为标准的解释。所以“楷”可以说是标准,也可以说是纠正,作为古今的标准,作为古今错误的纠正,所谓“放诸四海而皆准,俟诸百代而不惑”。这是善导大师要著作《观经疏》来楷定古今的因缘。

“称我名号,愿生我国”这八个字,就是善导大师楷定古今的一种善巧的判释、判定,判定“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”就是“称我名号,愿生我国”。所以,凡是跟善导大师不一样的解释,那就有错误。所以说“楷定古今之妙判、决定往生之正业”。

因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只说到一个往生之因,就是称念他的名号,所以只要专称弥陀佛名,就是决定往生的正业。所谓正业,就是正确的业因。你要获得什么样的果,必须先寻求它正确的因。有什么因,必定得什么果,因果是不会有差错的。那么,要想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果,它的因是什么呢?就是“专称弥陀佛名”。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“称我名号,愿生我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