歧路亡羊
战国有位思想家,名叫杨朱。一天,他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,非常焦急,马上请许多亲友去寻找,又急匆匆地来到杨朱家,央求说:“先生,我想请你家的童仆帮助我去找羊。”
杨朱不解地问:“逃失了一只羊,竟要叫这么多人去寻找,真是小题大做。”
邻居苦笑着解释说:“先生你听我说,村外有好几条岔道,人少了是安排不过来的。”
杨朱便叫童仆去帮他找羊。
过了一会儿,找羊的人都气喘吁吁地回来了。杨朱问:“找到了吗?”
邻居摇摇头,垂头丧气地说:“逃走了,找不到。出了村就有几条岔道,岔道中又有岔道,越走岔道越多,简直像蜘蛛网一样。找到后来,即使我们这么多人也吃不准羊究竟从哪条岔道逃走了。”
杨朱沉默了好久,面有忧色。学生们小心地问:“先生,一只羊所值无几,先生为何闷闷不乐呢?”杨朱仍板着脸不说话。
一位名叫心都子的学者听说此事,说:“岔道太多,所以羊容易跑掉。同样道理,读书人因为学说不一致而找不到真正的道和理,以致误入歧途,一无收获。”(《列子说符》)
能够遵循祖师的教示,不被各种观点动摇的人,确实稀有难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