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遇明师,丧失初心

不遇明师,丧失初心

定公,浙江僧人,中年出家,常披一领破衲游方乞食,如行云飞鸟,名利看得极淡,平时苦参“天晴日出”之句,忽有所悟。只因当时没有大善知识对他严格陶铸,而平常人给他印可,他心中不服,愤愤而去。

他曾对我说:“当今僧中有谁敢给我印证的?”于是就引释迦牟尼佛以作印证。从此,得少为足,把铜矿认作金块,竟然转而迷信罗道,注释罗清所作的《五部六册》,遂为世人所呵责。

假使他有幸遇上善知识,相信一定有大成就。

由此可知,寻师访友的确是学道人的要务。像这位定公,有因无果,丧失初心,确实令人叹息!(《竹窗三笔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