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论

戏论

很多众生都喜欢在自己应付不了的问题上浪费时间,在切实修行、寻求身心解脱方面却不大下工夫,以致苦闷郁结,反增束缚。

一切不能导致解脱的辩论都是戏论,戏论是不值得我们去花费时间的。

佛陀的弟子鬘童子在修行中常对一些问题感到迷惘。他所想的,是一般爱好思考的人都曾想过的问题:

“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?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?圣者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?还是存在的同时又不存在?”

鬘童子想了很久也想不通,心中非常懊恼,便自言自语道:“这几个问题,世尊总是搁置一边,有人提出的时候,又故意回避。我现在就去问他,如果世尊没法解开这些疑团,我留在他身边修行就注定没有什么成就了。”

傍晚的时候,鬘童子独自来到佛陀的居所,行礼已毕,便向佛陀列举了他的疑问,情绪甚是激动。

佛陀听完他的话,和蔼地说:“鬘童子,不论谁说类似‘我不愿在世尊座下修行,除非他能解答世界是否永恒那些问题’这样的话,这人在没有得到满意的回 答之前,恐怕就要死掉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就好比一个中了毒箭的人,不好好让医生为他诊治,却骄慢地对医生说:‘先不要给我治疗,除非你能解答这样几个问 题:伤害我的人是谁?身材怎样?是何出身?他用的弓是什么做的?弦又是什么做的?箭杆是什么做的?箭翎是哪种鸟的羽毛?医生,如果你不给我一个满意的解 释,我决不让你给我治疗!’

“鬘童子,当然,不等问题搞清楚,那人已经毒发而死了。同样的道理,一个人未搞清楚你所提出的那些问题,他便早已把时光浪费殆尽,哪有时间修习梵行?

“修习梵行是为了消除痛苦、获得解脱,不在于肯定或否定你所提出的问题,无论答案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,都不能依靠它来消除人间的痛苦。我不去解释这些问题,是因为它们与解脱无关。

“从梵行可以获得解脱,从解脱可以获得无限的智慧,到那时,一切世间奥秘昭然若揭,又何愁解释不了你提出的区区几个问题呢?”

鬘童子听完了佛陀的开示,甚为刚才的失态感到惭愧,继而又因郁结已通,心中充满法喜。(《中阿含经》《箭喻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