摔碎瓷瓶
有个日本故事很深刻:一休小和尚九岁的时候,师父出去了,吩咐大家好好在庙里看庙、用功。他是小孩嘛,大殿里待不住了,找他师兄去,在方丈室找到师兄,师兄比他大两岁,正在方丈室哭呢。
“你哭什么?”
“不得了了,我闯大祸了。”师兄哭着说。
一休说:“我们是学禅的人,不能哭啊!”
“你不知道这柜子里有师父最喜欢的东西,他平时总背着我拿出来看,自己欣赏,就是不让我看,今天师父走了,我实在忍不住了,想看看到底是什么,我就 打开了,看见是个瓷器,我也拿在手里玩一玩,看一看,一不小心给摔了,这回不得了了,师父回来我没法过日子了,我真的要死了。”
“唉,你别哭了,你把这个东西交给我,算是我摔的。”
师兄说:“算是你摔的,我怎么报答你呢?这样吧,师父本来让我看守方丈室,会给我带馒头回来,我给你吃。”
好,馒头归一休吃,瓶子算一休摔的。一休就把瓶子的碎片包在一块儿,搁在口袋里。
师父一回来,一休就问:“师父,我在参一个问题:到底有没有一个人是不死的?有没有?”
“哎呀,我的傻徒弟啊,哪有一个人是不死的?一切都无常啊,焉有一个人能不死啊!”
“啊,这样啊,师父,人都是要死的,通通是无常的,没有人不死。那么东西呢?有没有一样东西能够长存啊?”
“一样啊,无情之物也是无常啊,总是要坏的,因缘聚了就有,因缘散了就坏。”
“噢,是这样,这样的话,如果我们心爱的东西要是坏了的话,我们也不应该悲伤啊!”
“对呀,缘散就坏了,自己心爱的东西缘散了,就没有了。”
“师父,这儿有一个缘散就坏了的东西。”一休把口袋里的一包碎瓷交给师父。师父接到就没有发脾气。
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故事。若不是在这样问答的情况下,师父定要大发脾气。
所以,遇到烦恼,你正念当头,思想明确,就可不动无明,没有脾气可发。(黄念祖《心声录?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》)
时时用佛教的眼光观察,能避免很多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