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麦
一天,佛陀带领五百比丘来到毘兰若村(毘 pí)外的森林中。
毘兰若村的村长是由婆罗门教转信佛教的,听说佛陀光临,欢喜万分,顶礼佛陀说:“佛陀光临,不胜荣幸,请佛陀和诸比丘在本村作三个月的雨季安居,我愿负责一切供养,请佛陀慈悲接受。”
“你的诚意我知道,但是我们人数太多,恐怕会麻烦你,还是不打扰为好。”佛陀说。
“不,佛陀!我们村虽小,还是有力量供养的,请佛陀无论如何都要接受!”
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。村长欣喜万分。
外道听说村长去请佛陀,愤愤不平,就在村长房中布置了奇花异草,摆设了山珍海味,灯火阑珊,美女如云。
村长一回到房中,智慧顿失,一夜寻欢,神魂颠倒。
第二天,村长吩咐道:“我从今天起,要在这楼阁中度过三个月的雨期,无论什么消息都不要告诉我。”做了俘虏的村长全然忘记了供养佛陀的事情。
正在此时,毘兰若村忽然遭了虫灾,全村陷于饥馑之中,没人愿意布施佛陀和比丘们一点儿水米。佛陀和比丘们只得在村外忍耐着。
这时,由波利国来了一位贩马商人,带了五百匹马经过这里,商人见大家忍饥挨饿,对一个比丘说:“我没有什么粮食可以供养大家,不过有给马吃的麦皮,不知能不能解燃眉之急?”
经过佛陀允许,比丘们接受了商人的马粮,把麦皮碾煮而食。
三个月就这样在饥饿中熬过了,佛陀和比丘们消瘦异常。
在离开毘兰若村之前,佛陀带着阿难向村长辞行。
沉溺五欲的村长在楼上看到佛陀和阿难那消瘦的身影,一时茫然失措,等清醒过来,飞也似地跑到佛前,痛哭流涕,说:“佛陀!多么可怕!我中了魔咒,竟欺骗了佛陀!请佛陀怜悯我,接受我的忏悔。我愿从今天起一个月供养佛陀,将功补过。”
“雨季安居已过,很多众生需要我们救度,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。”佛说。
“请佛陀顾念我吧!”村长又转向阿难,说:“阿难尊者,请你替我向佛陀说说情吧,至少明天让我供养僧众,请给我一个忏悔的机会。”
佛陀答应了他。
次日,村长将佛陀和比丘们迎到村中,盛情款待,并赠送了衣物和草鞋。
村长带着全村人将佛陀和比丘们送到村外,洒泪挥手,自叹善根浅薄,不能好好供养佛陀。
佛陀为弟子们说此事因缘:
过去久远世时,有毗婆叶如来,在槃头摩跋城中,国王及臣民广设供养。一日,如来与弟子们在王宫受供已毕,为一位生病比丘取食而归。当时城中有一位婆罗门,名叫因提耆利,教授五百童子。佛从婆罗门住所经过时,婆罗门见食香美,便生妒意,对童子们说:“秃头沙门,当食马麦,不应食美味!”童子们也随声附和。
当时的婆罗门,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;当时的五百童子,就是五百比丘的前身。他们因“当食马麦”之口过,堕入地狱,历劫受苦,乃至今世由此残缘,仍受三个月的马麦之报。(《兴起行经》《佛教故事大全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