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条“唯叹念佛”之文

第十三条“唯叹念佛”之文

第十三条文:不赞杂善,唯叹念佛行者之文

这段文也是出自《观无量寿经》,标题的意思是说:释迦牟尼佛虽然在《观无量寿经》当中说到念佛往生,也说到其他杂善回向往生,然而,在《观无量寿经》结尾的地方,不赞叹杂善的行者,唯赞叹念佛的行者,可知,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在弘扬念佛,劝导大家专行念佛。下面引文:

《观无量寿经》云:

若念佛者,当知此人,则是人中芬陀利华;

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为其胜友;

当坐道场,生诸佛家。

彼经《疏》云:

从“若念佛者”下至“生诸佛家”以来,

正显念佛三昧,功能超绝,实非杂善得为比类。

“彼经疏”就是善导大师的解释,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显示念佛三昧。有观佛三昧,有念佛三昧,这部《观无量寿经》有两种三昧,观佛三昧是观想,还有念佛三昧,就是口称弥陀佛名。我们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就是念佛三昧,也叫口称三昧,而念佛三昧的功能,超过其他一切,所以说“功能超绝,实非杂善得为比类”,是其他种种杂行杂善所无法相比的,所以来赞叹念佛之人。善导大师在《观经疏》里又说:“自余众行,虽名是善,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较也。”总之,其他的修行都是善法,都很好,但是如果和念佛相比,那无法相比,这里的意思是一样的,说“实非杂善得为比类”。

即有其五。

把这段文分成五点来解释。不过这里也只引了三点。

(一)明专念弥陀佛名。

第一句“若念佛者”,那就是专念弥陀名号,不是指我们杂行杂修,而是指专修念佛之人,专念弥陀名号。

(二)明指赞能念之人。

是解释“当知此人”这一句,来赞叹他,这个人能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是指这个人。

(三)明若能相续念佛者,此人甚为稀有,更无物可以方之,故引芬陀利为喻。

说如果这个人啊,他能够相续念佛,专修念佛,所谓“相续”,从今天到明天,从今年到明年,乃至上尽一形,不改变,念念忆念阿弥陀佛,有空则念,这叫相续念佛之人。这样的人,甚为稀有,特别稀有难得,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比喻他的,“更无物可以方之”,“方”是比喻、赞叹。那用什么来比喻呢?芬陀利花。芬陀利花是大白莲花,佛经当中最尊贵的莲花——千叶白莲,在《涅槃经》当中,赞叹释迦牟尼佛,就赞叹为芬陀利花、大芬陀利,那么,现在释迦牟尼佛把对佛的赞叹之语和比喻之语用在念佛人身上。

言“芬陀利”者,名人中“好华”,亦名“稀有华”,亦名人中“上上华”,亦名人中“妙好华”;此华相传名蔡花是。

善导大师在这里用四个名称来解释芬陀利:好花、稀有花、上上花、妙好花。

前面是比喻,下面是合喻,合喻就是把这段比喻用在念佛人身上。芬陀利花是花中最好花,那么念佛人呢?

若念佛者,即是人中好人,人中妙好人,人中上上人,人中稀有人,人中最胜人也。

这即是“五种嘉誉”,五种非常美好的名称——“好人”、“妙好人”、“上上人”、“稀有人”、“最胜人”。在《无量寿经》里边,佛称念佛人是“我第一弟子”。整个《观无量寿经》,除了念佛,也说到观佛,还说到三福九品,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等,当然这些都值得赞叹,可是如果和念佛相比,念佛人赞叹为芬陀利花,念佛人称为好人、妙好人,杂行之人就不能得到这样的称呼。

善导和尚在这里特别说明:“从‘若念佛者’下至‘生诸佛家’以来,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,实非杂善得为比类。”这段经文的含义,是在显示念佛功能超绝,不是说这个人本身是好人、妙好人,而是因为他行念佛的缘故,才称为好人、妙好人、上上人。这是念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念佛三昧功能超绝。

就像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所作的比喻:“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。”说这个人,他本来身上没有香,可是因为点燃了非常好的香,熏他的衣服,他身上也有了香气,香气是因为他熏染了好香的香气。

那么,我们凡夫,虽然心地污秽不干净,可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,这句名号具足一切功德之香,我们来称念它,就等于是沾染了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功德之香,所以称为好人、妙好人。《观经》下品上生当中,十恶罪人,称念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彼阿弥陀佛化身前来赞叹说:“善男子,以汝称佛名故,我来迎汝。”你就成为善男子了。所以大家要知道:这样的称呼,是赋于专修念佛之人。不是专修念佛之人,那就得不到了。目的是劝导大家修念佛。

我们是愿意做好人还是愿意做坏人呢?(“好人。”)是愿意做妙好人还是愿意做粗恶之人呢?(“妙好人。”)是愿意做上上之人,还是愿做下下之人呢?(“上上之人”)是愿意做最胜之人,还是愿做最劣之人呢?(“最胜之人。”)对了,那就来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口称弥陀名号,那就有五种嘉誉。

念佛确实非常稀有难得,太难得了。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,有钱的也不难得,当官的也不难得,一抓一大把,但是叫他来信佛,就很难得。所以,众生啊,非常骄慢,疑惑颠倒,对佛法很难发起信仰。唉!这个时候,有一个人,他虽然穿得衣衫褴褛,但他能到寺院来礼佛、拜佛,就比那些服饰华丽的人稀有难得多了。他来到寺院,开始是祈求人天福报,“保佑我身体好”,但不管怎么样,到佛法当中来求就是挺稀有难得的。何况我们呢?已从求人天福报更上一层,而来专修念佛,了脱生死,那就比求人间福报更稀有难得了,就更是好人、上上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