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条“圣净分判”之文
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条文:
道绰禅师立圣道、净土二门,判一代圣教,而舍圣道、正归净土之文。
每一条文都有标题和引文。标题就是把所引用的文的提纲、眼目点示出来。
道绰禅师立圣道、净土二门,来分判释迦牟尼佛所说一代佛法,目的在于割舍圣道门修行,完全归依净土法门。下面就是所引之文:
《安乐集》上云:
问曰: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远劫以来,应值多佛,何因至今,仍自轮回生死,不出火宅?
答曰:依大乘圣教,良由不得二种胜法,以排生死,是以不出火宅。何者为二?
一谓圣道,二谓往生净土。
其圣道一种,今时难证,
一由去大圣遥远,二由理深解微。
是故《大集月藏经》云:
“我末法时中,亿亿众生起行修道,未有一人得者。”
当今末法,现是五浊恶世,唯有净土一门,可通入路。
是故,《大经》云:
“若有众生,纵令一生造恶,
临命终时,十念相续,称我名字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”
又复,一切众生,都不自量:
若据大乘,真如实相,
第一义空,曾未措心。
若论小乘,修入见谛修道,
乃至那含、罗汉,断五下、除五上,无问道俗,未有其分。
纵有人天果报,皆为五戒十善,能招此报,然持得者甚稀。
若论起恶造罪,何异暴风驶雨!
是以诸佛大慈,劝归净土。
纵使一形造恶,但能系意专精,常能念佛,
一切诸障,自然消除,定得往生。
何不思量,都无去心也!
这段文分成两部分。从开始直到“不取正觉”,用问答的形式,说明圣道不可证,净土唯可通。为什么圣道不可证?所谓“二由一证”——二点理由,一个经证。为什么净土可通?举出《大经》第十八愿。从“又复”直到最后,承接上面问答的内容,进一步说明圣道修行已经不能适合当今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,只有净土法门“可通入路”,而举诸佛之劝,劝我们应该选归净土门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