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塾先生
休宁有一位私塾先生,家里很穷,但他勤奋好学,尤其喜欢研究律法。
村里有个富人死了,两个儿子为财产发生争执。哥哥拿来厚礼,央求先生替他写状子。先生说:“我研究律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打官司,怎能反而为你兴讼打官司呢?”说罢,建议他念及手足之情,不要两败俱伤。哥哥听了非常感动。
次日,弟弟也来请先生写状子。先生也这样劝导他。弟弟也被说服了。
兄弟俩和好如初,同心协力,事业蒸蒸日上。
有一次,兄弟两人外出贩卖沙板,忽见沙板上刻有先生的姓名,两人大悟:“承蒙先生的劝导,咱俩才止息了争讼,今天才有这样的家业,我们要知恩报恩哪!”于是约定好将贩卖沙板所得利润全部赠给先生。
先生因为年纪大了,没再教书,生活更加贫苦。一天,他正和两个儿子对坐喝粥,忽见兄弟两人进门礼拜,执意馈赠三百两银子。先生不肯接受。兄弟俩劝道:“这是上天赐给先生的啊!”先生这才接受了。(《集福消灾之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