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诸事用心
取舍
参禅一法,则取舍皆非;
念佛一法,则取舍皆是。
禅宗的法门,讲自性平等,无取无舍,无是无非,平等如是。你如果有分别,有取舍,这就错了。因为这是禅宗,“取舍皆非”,不取不舍。
“念佛一法,取舍皆是”:取什么?舍什么?舍娑婆取极乐,舍自力取佛力,舍难行取易行,舍杂行取专念,舍轮回取佛果。所以,净土法门取和舍都对!
为什么呢?因为:
一属专究自心,
一属兼仗佛力。
参禅是专门要体究自心的平等之理。自心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这个你到哪里取、到哪里舍呢?舍也没法舍,取也没法取,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嘛!
念佛固然不违自性平等之理,但必须外仗佛力以显发。你要靠佛力,必须要取佛力,这是两种不同的法门。
所以,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,宁愿执著一些,不是执著世间的事——“执持名号”,执取名号。
经常听到有人用禅理妄破念佛,说念佛是执著,佛法讲不执著,而我们一些念佛人,自己也不明理,也跟在后面附和,搞到后来因药成病,甚至连生活中的小事都不会处理了。所以说,参禅一法,很不适合一般人的根机。念佛法门,巧顺凡夫分别执取的心性特点,你凡夫就过凡夫的日子,老老实实来念佛就好,不要好说半通不通的佛理,以及做不到的大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