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一过失”之文(劝竖用人)

“同一过失”之文(劝竖用人)

专崇行持,而不尚信愿,则执事废理,仍属自力法门。与专以自性唯心,而不仗佛力之执理废事,同一过失。

(三编下?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)

以横超法作竖出用,得益浅而受损深。

(增广上?复何慧昭居士书)

这是两段。

“专崇行持”:这个人他也念佛,但是,他专门崇尚行持的工夫。

“不尚信愿”:他不是信靠阿弥陀佛、归命南无阿弥陀佛、愿阿弥陀佛救度,他不是靠这个,他靠自己的工夫,想以自己的工夫达成自己的往生,不是靠信愿。这样叫做“执事废理”,执着事相修持,而废弃理上的感通。

“理”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救度。阿弥陀佛的救度需要我们通过信愿心来感通,阿弥陀佛要救你,你不相信他,你不愿意被他救,他能救得了你吗?救不了!

阿弥陀佛是无量光、无量寿,是宇宙的真理,这个真理表现为六字名号来救度我们。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,愿意让阿弥陀佛救度,这样才跟阿弥陀佛所证悟的真理沟通了,这样才能感应道交,事和理就融合在一起,“全事即理”,就能被他救度。

结果这个人,他在念名号,但是名号本身无量光、无量寿的真理,跟他成为两片,因为他没有信愿。没有信愿,跟名号就隔开了。念佛归念佛,佛是佛,你是你,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”老在那里做死工夫。没有信愿心,阿弥陀佛无量光、无量寿的加持力就薄弱了,因为没有感通。这个叫“执事废理”。

不少人犯这个毛病,老是把念佛当做一种工夫在那里修,不知道通过信愿感通,你这要修到哪一年啊?

印光大师讲,像这样虽然念佛,他还是自力法门,不是靠佛力的法门。靠自己工夫,靠自己修持,不是靠信愿,这个就错了。

执事废理与执理废事同一过失

“与专以自性唯心,而不仗佛力之执理废事,同一过失”:同一什么过失呢?两个都是自力修行,都没有仗到佛力,往生都很困难,结果都去轮回,这个就有过失了。

第一个叫“执事废理”。他在那里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老是在修工夫,不知道通过信愿来感通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救度,这叫执事废理。

第二个叫“执理废事”。怎么叫执理废事呢?执着自性唯心之理,废弃念佛求生之事。这就完全是自力了。他说:“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。自性本来就是佛,何必再念阿弥陀佛;心净则土净,还求生什么西方净土。”

理上虽然不错,众生本性是佛,无量光、无量寿,但是如果你不念无量光明、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名号,不求生西方极乐净土,只靠自力修行,要到成佛地步,才算达到。本来自性无量光寿,再信愿持名事修的话,就能和阿弥陀佛真正的果地上的光明、寿命相交接,这样就有感通,这就是仗上佛力。

所以这两种,执事废理、执理废事,通通是自力法门,通通是有过失的。

大家有没有听明白?如果你还听不懂,我告诉你一个高招:一无所知、一无所能之人,可以做真念佛人:“我就会念南无阿弥陀佛。”好了!什么也不用懂,就够了。

竹节喻:横超与竖出

“以横超法作竖出用”:古人打比喻:就像一根竹子,里面有一条虫子,往上爬,就是竖出,一节一节地咬,从上面出去。横超就是在旁边打一个孔就出去了。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横超的法门,是靠佛力,信愿念佛,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像锯子一样,“刺刺”截通了,你就出去了,当下横超出三界。如果我们靠自己慢慢修,一层一层地往上走,最终出三界,这叫横超法作竖出用。

骑车喻:横超法作竖出用

有人虽然也念六字名号,但是他对阿弥陀佛没有信靠心,只是靠自己念佛的工夫,这样就是自力,这就错了。

比如把摩托车当自行车来骑,累得半死。你虽然骑的也是摩托车,但是你方法错了。摩托车好比六字名号,信愿就好比发动机点火。你信阿弥陀佛救度,愿意让阿弥陀佛救度,等于六字名号的车就点着了,开得很快。没有信愿,等于把六字名号的机动摩托车,当做自己踩的车,累得半死。

所以,印光大师讲:

“得益少而受损深”:也能得到一些利益,因为他念的是佛号,也有熏习,但是受的损失就大了。本来可以去成佛的,结果只种了一个善根。

小结:普劝众机

二十八至三十四,七条文,普劝一切人都应当修学净土念佛。前二条文是总劝,后五条文是针对性的别劝。

二十八,总劝一切根机,等觉菩萨、地狱种子,成佛之前、成佛之后,都要修持。

二十九,总劝末法根机,知因果,修净土。

三十,自卑的人自甘下劣,不敢学,所以要劝。

三十一,自负的人言大志大,不屑学,所以要劝。

三十二,劝中等根机的人,要依教。

三十三,劝聪明人要学愚夫愚妇。

三十四,劝执著自力工夫的人,要注重于信愿。

208 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