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好不要看这样的文章

最好不要看这样的文章

有人教我们要”学会接受一切的不公平”,我们最好不要看这样的文章,似是而非,杂染不净,很容易让我们的心中毒,眼被蒙。

首先,它认定有所谓的”不公平”,明显违背佛陀的教言,连基本的深信因果的正见都已亏失。 其次,它看到太多不公平,已是蛮忿满胸。此种负面的信息,很容易勾动人们内心中的负面情绪。 再者,它以自己是一个受伤者,加伤者乃是外界、是他人,这样他站在了众人的对立面,也把责任一把推给并不存在的”他人”,典型的”嫁祸于人””怀恨社会”。 最后,它把自己拔高为圣者。”看!我有心量,我有忍辱,我接受一切的不公平。”然而,”我”毕竟不是圣者,每一次的”接受不公平”背后,都蕴积着更加强烈的反抗意识与反抗力量。 这样的人,是社会极不稳定因素,如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,其爆炸的威力,与平时接受多少”不公平”成正比。一旦爆炸,立即从圣徒还原为魔鬼。

这个世界很公平,虽然不好,是苦,是火宅,是浊世,但没有不公。因为万法缘起,没有一件私物,一切万法都是”公”,何曾有私?何曾独立存在?法界缘起,哪里有半点不公? 外界没有不公平让我们去接受,唯一的不公不平是我们那颗心。心是祸首,有”我”故不公,不公故不平。不公平在这里,与外界何干,与他人何干? 现在流行很多貌似劝善、灵修方面的书、文章,很有诱惑性。因为并非纳入佛法轨道,而是窃取佛法为他所用,根本知见、目的已偏,世情杂染很重,但皆是聪明人,能说能写,与世间结合紧密。而我们的心如果同样杂染,便觉气味相投,很容易被吸引,叫好,开始只是”参考”,渐渐便被同化。所以再三提醒有缘人,不要好奇、借鉴、参考这些杂染之物,过患非常大;要把心泡在法中、泡在纯净的法中。弥陀的法,最纯最净。

“外道相善,乱菩萨法”为浊世学佛第一难,昙鸾大师一千五百年前说的话,到今天尤为果验。 抱定一句”南无阿弥陀佛”,执持名号不敢丢,最稳当,最保险。 如果家家户户都随便往外扔垃圾,会怎么样呢?每个人都不负责任地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垃圾倾倒向社会、世界,难怪这里成了秽土。 阿弥陀佛、观音菩萨每天不知要扫多少次大街,清除多少垃圾,地球才勉强可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