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念口称 不可偏废

心念口称 不可偏废

念佛虽贵心念,亦不可废口诵。以身口意三,互相资助。若心能忆念,身不礼敬,口不持诵,亦难得益。世之举重物者,尚须以声相助,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?所以《大集经》云:“大念见大佛,小念见小佛。”古德谓“大声念,则所见之佛身大;小声念,则所见之佛身小”耳。  (增广上 复濮大凡居士书)

【注】大师言:念佛虽贵心念,亦不可废口称。若只心念,口不持诵,反难得益。何以如此?以凡夫心力弱故,以声相助,则易得其益。故修学净土,以称名为要。若能称名,则以声摄念矣。《观经》下品下生章,大显此义。其人被苦所逼,不惶念佛。善友告言:“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应称无量寿佛。”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,称南无阿弥陀佛,即得往生。如是苦逼失念之人,因口称佛名,即得往生。故善导大师依此而释第十八愿“乃至十念”为“下至十声”,明弥陀本愿,以称名为要,称名即得往生,此所谓他力易行极致也。如龙树菩萨《易行品》云:

阿弥陀佛本愿如是:若人念我,称名自归,即入必定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