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我成佛 称名皆往
阿弥陀佛,于往劫中,发四十八种大愿。有一愿云:“若有众生,称我名号,求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”是知:佛念众生,如母忆子。众生若能生信发愿,持佛名号,求生西方,如子忆母。自然上契佛心,感应道交。现生蒙佛加被,业障消灭,诸缘顺适;临终蒙佛接引,带业往生极乐世界。从兹入圣超凡,了生脱死。
(增广下 岳步云为亲所设佛堂说)
弥陀如来在因地中,发四十八愿,愿愿度生,中有“念我名号,不生我国,誓不成佛”。今者因圆果满,故“我今念佛,必得往生”。 (三编下 净土法门说要)
阿弥陀佛誓愿度生,若众生不求接引,佛亦无可奈何。倘志心称名,誓求出离娑婆者,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。阿弥陀佛有大势力,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,直下出离其中,悉皆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,令其“入佛境界,同佛受用”也。 (增广上 与陈锡周居士书)
【注】净土法门以四十八愿为根本,而四十八愿以第十八愿为核心,所谓“本愿王”也。十方众生之往生,即仗弥陀第十八愿摄受之力。弥陀之本愿在此,释迦之本怀在此,诸佛之护念在此,三经之结归在此,众生之安心起行亦在于此。故学修净土,善解第十八愿义,至为紧要。此段即为印光大师诠释第十八愿义,明“乃至十念,必得往生”义。所谓“我今念佛,必得往生”也。能安心于此,起行于此,是可谓善学净土者也。
第十八愿为净宗肝要、眼目,龙树菩萨以此而开易行之道,明“称名自归”之义;昙鸾大师借此而阐他力之旨,明“业事成办”之义;道绰大师依此而开净土一宗,明“唯此通入”之义。善导和尚大成净宗,更多阐释。今引善导和尚于第十八愿之释,显彰其义。
《观念法门》释言:
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,愿生我国,称我名字,
下至十声,乘我愿力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
《往生礼赞》释言:
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,称我名号,下至十声,
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
彼佛今现,在世成佛,当知本誓,重愿不虚,
众生称念,必得往生。
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义甚多,而以《往生礼赞》“四十八字释”为要,句句金言,字字放光,可谓净宗眼目,行人准绳。法然上人极口赞仰此释而言:
此文应常称于口、浮于心、寓于目。
阿弥陀佛,成就本愿,庄严极乐世界:
以佛眼十方遍览,有否念我名号之人;
以佛耳昼夜倾听,有否称我名号之人。
是故,一称一念之人,阿弥陀佛,无有不知;摄取光明,不舍其身;临终来迎,无有空过。
此文者:四十八愿之眼也、肝也、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