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会上 方畅佛怀

法华会上 方畅佛怀

佛祖种种言教,无非指示众生本具心性,令其返迷归悟,复本还元而已。然众生机有浅深,迷有厚薄。不假种种言教开导,种种法门对治。则迷云障于性空,何由令其一一彻见心月也哉?以故如来最初成道,演大《华严》。直谈界外大法,不与权小所共。俾宿根成熟一类大机,同证真常,诞登觉岸。复以钝根众生,未能得益。遂为循循善诱,随机演说。或以五戒十善,摄彼人天二乘,令其种入佛道之胜因。或以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度万行,摄彼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,令其得证佛道之近缘。始自“阿含”,以迄“般若”。莫不曲顺根性,而为宣说。令其渐次增进,就路还家。佛之本怀,秘而不宣。迨至法华会上,开权显实,开迹显本。人天权小,皆是一乘。客作贱人,实长者子。普授三根之记,大畅出世本怀。与最初《华严》,始终互映。可谓一大事因缘,全体咐嘱,了无余蕴矣。

(增广下 佛光月报序)

【注】天台宗将一代时教大分五时,所谓华严时、阿含时、方等时、般若时、法华涅槃时。华严纯大无小、阿含纯小无大,方等摄小归大,般若即小即大,如是曲顺根机,循循善诱。直至法华涅槃时,始开权显实,开迹显本,汇三乘归于一乘,普授成佛之记。就通途法门而言,所谓畅佛本怀者,即在法华涅槃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