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称名为本
首先, 《往生论注》解论名目,明“三经以佛名号为经体” ,则此《往生论》及《往生论注》也必以佛名号为体,此即预明“净土法门,称名为本” ,由教起行,依行证教故。
接着于上卷末释明天亲菩萨“普共诸众生,往生安乐国”之义,引用《大经》第十八愿成就文,及《观经》下品下生之文,以本愿“十念”与下下品“十念”同为称名,而作出著名的“三在释” ,明其必生之由。此即显明若凡夫、若菩萨,若自利、若利他,十方众生之往生,普皆归于称名一行。
更于下卷末探求五念门行能得往生之根本,引用第十八愿之文,释言: “缘佛愿力故,十念念佛,便得往生。 ”此即显明五念归宗于第十八愿称名一行。比照开章“乘佛愿力,便得往生” ,明知“十念念佛 (称名) ”即是“乘佛愿力” 。
而昙鸾大师另一杰作《赞阿弥陀佛偈》 ,开宗明义即标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,也是显明称名为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