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由专杂失判断
两种相反的观点
经中说:“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彼国”,那什么是多善根?大家都认为,想往生,念佛不能少,在这个前提下,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。
一种观点认为:单单念佛,就是少善根,不能往生;念佛再加上种种的善福修行回向,才是多善根,才能往生。
另一种观点认为:念佛就是多善根,即使没有其他修行,专依念佛,也决定往生;其余都是少善根,修的再多,如不念佛,不能往生。
第一种观点,听起来比较直观,也就是:(念佛+余行)大于(念佛)。
第二种观点,听起来有点武断。但它也有道理,它说我是:(念佛+念佛)大于(念佛+余行)。
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?我们先不判断。我们来看依这两种观点修行,会有什么不同结果。
专杂得失
根据第一种的理解,他一定会修行种种的法门,来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他认为这样善根福德很多,所以他这个经也诵,那个咒也持,这个法也修,那个佛也拜。这样,恰恰落入善导大师所讲的杂行杂修。
根据第二种理解,念佛是多善多福,他就会专修念佛,一向专念。
善导大师在《往生礼赞》里说:
余比日自见闻:
诸方道俗,解行不同,专杂有异。
“我善导近来一段时间亲眼见到,亲耳听到,大家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不一样;理解不一样,行持方法就不一样,有专有杂。”如果认为单念佛是少善根,要种种法门都修才是多善根,他是这样理解的,就去杂行杂修;如果认为念佛是多善多福,他就会一门深入,专修专念。得到的结果怎么样呢?
但使专意作者,十即十生;
修杂不至心者,千中无一。
善导大师亲自所见到、亲自所听到的,他说:“只要专修念佛的人,十个,十个往生;百个,百个往生。那么杂行杂修的人呢?一千个人里边,没有一个往生。”
答案就很明显了:专修念佛,十即十生,当然是多善多福;杂行杂修,千中无一,自然是少善少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