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心众生之念佛、学法与做事

散心众生之念佛、学法与做事
欲界众生相对于色界、无色界天人,属于散心众生,故其心散 乱飘摇,驰骋东西,乃是常态,若忽然将散心凝住,息虑除妄,实 大不易。圣道强调持戒,即是在事相的层面上不让身心散动过甚, 甚至因妄作而致身心难安,持戒收束身口意三业,以助成定意。儒 家所谓先知止,而后有定,亦是此意。或有无甚戒基者,上来即修 定,定要因陡然强制收束心意过甚而酿大病。收散心归定境的过 程,有时实在比世间成就一项大事业,甚而打一场大仗还难,良由 众生旷劫散乱久已成性,一朝要转而向内发力,制之一处,所费心 力不啻如小儿举巨石。
念佛人一样是凡夫,对于一个念佛人而言,日不别作,唯念一佛 最难,其次是边念佛边深入学习法义为难,边念佛边找各种事情来做 倒是最为简单容易。唯念佛,需心极其专注,此老人中多见,年轻人 中万不见一;学法义亦极需专注之力,其需专注力介于完全习定与做 事之间,没有基本的定心,学习是难以深入的,难深入便难持久,总 想找点杂事做做,分散其剩余注意力;做事其实最为容易,由其心完 全顺应凡夫散乱习性故。以是之故,放眼世间,终是喜于营办诸般事 务者多,安心学问者少;精专学道,同时舍世务与学问者则更少。
然而对许多不了解的人而言,反觉做事者最可贵,学法者其 次,唯只念一句佛的人好像最是不起眼,众生浊见颠倒,可见一 斑。有人说我事情太多,总想找时间学法、念佛,总是没时间。其 实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,心在哪,时间就在哪,定心不够的时 候,人总是宁愿做事,一旦学法、念佛便觉不能坚持,难于深入。
当然,也有定心做事,散心习定者。定心做事,虽营外务,心 却不散,凝定专一,此类人可谓宿根深厚,训练有素,往往其定心 中可迸发出超乎常人之智慧、决断力、毅力,故做一切事皆易成。 另有人虽习定业,却终因散乱成性,虽修行各种法门、参加各种禅 修班,其实没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,口夸各种玄妙境界,其实与自 己毫不相干。
又,观世间手闲心邪者往往是无业游民。人若不能专心念佛, 又不能深入学法,再又不能找事来做之人,心便将妄念翻腾,片刻 无歇,内则无着无落,外则无所事事,无聊、空虚,自我寻衅滋事, 甚而做一些出格举动。可知学习、做事对人有莫大的意义。如同一 片荒地,假如没有麦苗种下去,时间长了便要长满荒草。
想来祖师立五念门亦有此虑耶?因为原本凭一句佛便可直往 报土,何必另立五念门?鄙见其一者可从佛法万种行门中收摄入 五门中来,方便摄化诸宗行人;再者也可使念佛人之心,在念佛之 余虽起妄念却因礼拜弥陀、称赞净土、观察净土等仍究竟不离念 佛,这样大可保其心念不致逐妄而跑,离解脱太远,以至于完全偏 离极乐航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