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条“正杂二行”之文
下面第三文是净土宗的“行判”,就是入净土门之后,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,应该选择哪一种呢?在第三文给予答复。标题:
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,舍杂行归正行之文。
问到大家:净土宗正行、杂行是何人所立?大家也说了很多法师的名字,没有说准确,这后面的法师都是做徒弟的,开山祖师就是善导和尚。
正行、杂行是善导和尚在《观经疏》里所判。《观经疏》的全称叫做《观经四帖疏》,是善导和尚解释《观无量寿经》的一部著作,有四卷,所以称为《观经四帖疏》,其中第四卷“三心释”中解释“深心”时,有这么一段文:
就“行立信”者,然行有二种:
一者“正行”,二者“杂行”。
言“正行”者,专依往生经行行者,是名正行。
何者是也?
一心专读诵此《观经》、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等。
一心专注思想、观察、忆念彼国二报庄严。
若礼,即一心专礼彼佛,
若口称,即一心专称彼佛,
若赞叹供养,即一心专赞叹供养。是名为正。
这是第一段,先标举有正杂二行,然后举出五种正行。下面进一步分析:
又就此正中,复有二种:
一者“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
行住坐卧,不问时节久近,
念念不舍者,是名正定之业,顺彼佛愿故”。
若依礼诵等,即名为“助业”。
五种正行当中,又分成正定业与助业。下面说杂行:
除此正助二行以外,自余诸善,悉名“杂行”。
下面来分析正杂二行的得失:
若修前正助二行,心常亲近,
忆念不断,名为无间也。
若行后杂行,即心常间断,
虽可回向得生,众名疏杂之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