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、谦不受赞

十、谦不受赞

幸蒙诸佛大悲于苦者,引入佛门,

致使辗转值遇弥陀救度;

深觉佛恩难思,悲喜莫名。

承蒙雅称慧净为“大善知识”,实深感激。但净一点也没有资格,丝毫不可承担。若法师知道净的生平,就不会如此称呼。净以宿业故,自幼至今,智商极低,可谓愚劣懈怠。小学时代,考试往往零分;长大成人,坎坷困顿,无以立足社会。幸蒙诸佛大悲于苦者,引入佛门,滥厕僧伦,寄食十方,致使辗转值遇弥陀救度;深觉佛恩难思,悲喜莫名。今虽有刊行净土宗之典籍,亦是就其现有书物,藉净出家之名义出版而已(教界重出家众故)。论净之愚,实无有著作之力,且一切皆是诸缘已具,因人成事耳!净独占其名,难免僭妄,实是无惭无愧之甚矣!向后幸莫以此相称,庶几少增罪咎。信心念佛者,四海皆兄弟。净幸得与诸法师同信弥陀救度,同预净土人天之众,喜中之喜,无过此喜,真真何幸如之矣!

若论弘扬净土,净何人哉,岂有此能力;幸得两位法师,悲心真切,学德服众,将见神州法运,由此而煽;弥陀教法,因之而兴。

净土法门,信佛救度,一向称名;无义为义,全凭佛力。若能就“净宗大纲”或“大经五文”(《无量寿经》附录)等为经,再以三经其他要文,及列祖要语为纬,以之弘扬,净想如此或可抓住重点。又此法根源在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,而其内涵不出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之外。收放皆不离此,则要中之要,如掌中物欤!

净愚钝,既无辩才,又不会文章,祈愿弘扬净土能得其人,是所焚香祝祷也。

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