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、知恩讲私记

拾、知恩讲私记

(原文)隆宽上人 记

先三礼 如来呗如常 次表白

敬白无量寿佛、观音、势至、念佛弘通诸圣灵等而言:

西方极乐教者,五浊恶世之明眼也;南无弥陀行者,众生直往之要路也。爰本师上人(法然),弘以此教,劝以此行;道俗悉皈,如草靡风,信之仰之,感应必新。此化不限在世,其益弥盛灭后;恩高于山,德深于海;万劫亿劫,叵谢叵报;不如恒称佛号,顺彼本怀。

今赞五德,欲劝四辈,往生正业,只在此事,誓毕一生,暂勿退转矣!

第一,赞诸宗通达德者:俗姓漆间氏,美作国人也。生年三五春,始攀四明山,同年仲冬,登坛受戒。习学法华宗,岁月虽不几,具达文理,殆超宿老。十八 岁之秋,遁名栖黑谷。尔降,一切经律论,钻仰忘眠;自他宗章疏,卷舒无倦。此外,和汉两朝传记,古今诸德秘书,何不携手,何不浮心乎!访六宗洪才,面面谈 义理;探诸家奥旨,一一蒙许可。举世称智慧第一,宜哉!诚哉!就中,天台圆顿菩萨大乘戒,戒体戒仪,相承在一身;天皇以下,海内贵贱,为传戒师,崇重异 他。凡于显密行业,修练尽力;非名非利,唯为无上道也。然则本国明师,还成弟子;黑谷尊师,杆为轨范。兴福寺耆德,称佛陀展供养;东大寺长老,为和尚受圆 戒。智解拔群,尤足敬重。夫虽明一代教法,限皈弥陀名愿;怜浊世机,为度愚恶也。若有自立我慢人,毁灭诸教得道,惑乱一宗正行,既背本师诫,敢不可依用。 顾分立行,以之为要,谨守遗训,勿拘偏见矣!颂曰:

一切如来设方便,亦同今日释迦尊。

随机说法皆蒙益,各得悟解入真门。

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

第二,赞本愿兴行德者:西方教文,诸宗同翫。其中天台、华严、三论、法相,皆作章疏。虽解经文,各会自宗,暂隐愿意;是则权化善巧,知时方便也。而 末学肤受,起我生慢,自是非他,罪报难遁者欤!龙树《智论》(卷一)曰:“自法爱染故,毁呰他人法:虽持戒行人,不脱地狱苦。”此诫甚重,可恐可恐!爰汉 家昙鸾、道绰、善导、怀感;本朝空也、惠心、永观、珍海,专归弥陀,偏劝念佛。虽然学者泥圣道净土之难易,行人迷自力他力之是非。本师摧肝,寻往生要:惠 心之秘怀,善导为规模。是以上人(选择集卷下)自述曰:“善导是弥陀化身也,可谓此疏弥陀直说。既云:‘欲写者一如经法’,此言诚乎!披阅兹典,粗识素 意;立舍余行,云归弥陀。自行化他,唯縡念佛。问津者,示以西方通津;寻行者,诲以念佛别行。信之者多,不信者鲜。”云云今见世间,此事实然。计知:非直 也人也,因兹,或云弥陀化身;或云势至垂迹;或云道绰来现;或云善导再诞。皆是梦中得告,眼前见证。伏以弥陀如来、势至菩萨,二而不二;道绰禅师、善导和 尚,一而不一。盖是鉴机知时,以智救人也。当知:善导和尚《证定疏》,正是净土宗之滥觞;源空上人《选择集》,专为他力门之指南。各一心合掌,赞兴宗之德 矣!颂曰:

普劝有缘同行者,专心直入不须疑。

一到弥陀赡养国,元来是我法王家。

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

第三,赞专修正行德者:念佛行人虽多,专修专念甚稀。或自力为心,空疲众行;或我慢为先,恣轻诸教。邪魔得便,宁非此故乎!求者千万,得无二一,职 而因斯。爰本师上人:舍圣道门,入净土门;出难行道,赴易行道;改自力心,归他力愿。六时礼赞,多年积功;别时念佛,几许累德。时时欣求百千回,日日称名 七万遍。愿力不思议故,初常见宝树、宝宫殿;佛力不思议故,后亲拜化佛、化菩萨。暗夜虽无烛,光明照如昼。见室内外,似向明镜。口称之力,现身得证,等导 和尚,同感禅师。宁非一向称名功乎,实是专修念佛德也。行顺本愿,勤称佛意,以之为验,以之为证,弥坚信心,勿缓敬心矣!颂曰:

观经弥陀经等说,即是顿教菩萨藏。

一日七日专称佛,命断须臾生安乐。

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
第四,明决定往生德者:广考旧传,多载瑞相。然本师上人,种种灵异,连连奇瑞,人备口实,世皆所知也。未点墓所,两三人梦,相当彼地,天童行道,莲花开 敷。三四年来,耳目蒙昧,而近大渐期,闻音见色,忽以分明。人问曰:“今度往生极乐决定欤?”答曰:“彼土我本国,定可往还。”观音、势至等圣众来,现在 眼前之由示之。闻紫云现,便语云:“我往生者,为诸众生也。”又临其期,三日三夜,或一时、或半时,高声念佛,闻者皆惊。

廿四日酉刻以去,称名迫体,无间无余;助音人人,虽及穷屈,暮龄病恼,勇猛不绝声,未曾有事也。明日往生之由,依梦想告,惊来逢终焉者,五六余辈 也。临终时念四句文:“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”(观经)是也。有一云客,七八年前梦:上人临终可诵此文。往日之梦,与今符合,谁不归信乎? 着慈觉大师九条袈裟,头北面西,如眠取灭。音声止后,犹动唇舌,十余反许也。面色特鲜,形容似笑。于时建历二年,正月二十五日,午正中也,春秋八十,同释 尊在世。凡瑞异连绵,不逞罗缕,各凝无二感情,可望一佛土缘矣!颂曰:

一一光明相续照,照觅念佛往生人。

欲比十方诸佛国,极乐安身实是精。

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

第五,述灭后利物德者:命尽魂去,空留名字;为自为他,有何益哉!

然本师上人:就净土宗义,示凡夫直往之径路;显选择本愿,为念佛行者之龟镜。余恩当没后而弥盛,远德齐在世而无双。朝野远近,同望宝刹之月;贵贱男 女,共欣檀林之风。所以:或乘紫云、或坐莲台、或闻异香、或见光明、或拜化佛、或交圣众。长出娑婆,忽移净土,视听所触,满目满耳,酌流寻源,偏本师恩德 也。然则,诣庙室祈往生,礼真影恋禅客者,引友成群,夜以续昼。就中年年孟春,廿五之候,月月下旬,第五之天,连袖接肩,不异盛市。明知:时机相应之遗 诫,胜利广大之所致也。四远皆若斯,况门弟受训乎!如思父母恩,勿忘本师德矣!颂曰:

何期今日至宝国,实是娑婆本师力。

若非本师知识劝,弥陀净土云何入?

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

六种回向如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