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变成一个笑点低的人?

怎样变成一个笑点低的人?
不止一个人曾对我说过:编辑部的佛慈是他(她)见过的所有 人里面笑点最低的。
佛慈的笑点低到什么程度呢?有时大家只是在平铺直叙地说 着一件事情,在没有任何人觉得存在笑点的时候,也不知哪句话触 到他的笑点,先是嘿嘿,然后呵呵,最后哈哈哈——早已经乐不可 支了。在场的人看着他傻呵呵的笑着,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。
跟佛慈在同一个办公室真是酸爽,大家都很喜欢和他共事, 只听着办公室传来一阵阵的笑声。他本来是一个非常少言寡语的 人,一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,可是对于笑声,他却从来也不吝 啬,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,看见他笑的人能不跟着笑的都算是极 有定力的。
佛慈不但爱笑,而且特别有幽默感。前几天他写了一个《现代 版穷子喻》漫画脚本,发给我审稿时,我一个人在房间看,边看边 情不自禁地大笑,里面充满了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、至极搞笑诙 谐的佛段子,敬请大家期待。
我常常想:佛慈的笑点怎么会这么低呢?
在一次偶然早饭桌上的一个问答,让我依稀有了答案。
那天我问佛慈:“佛慈,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啊?”
“吃得好、睡得好!”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。
我怕他是和我们开玩笑,又补问了一句:“你这是开玩笑的说, 还是正式答案?”
“我也不知道,你一问,我脑子里就闪现出这六个字。”看他一 本正经的表情,看来不是开玩笑的了。
听了他这番话,我基本可以总结出笑点低的人的性格特质了:
一、容易满足
当大多数同龄人在为了生计,为了事业,为了家庭,开足了马 力为之赌命拼搏的时候,佛慈只求一个“吃得好、睡得好!”这看 上去这不是“猪栏生活”吗?
是有点,但又在本质上不同。
佛慈可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高材生,在信仰的催动下,一毕业 就来到了寺院,为了更多的人得到六字名号的利益,他自愿放弃 世间好功名和好前程。为了大众,他勤勤恳恳,愿意做牛做马;而 对于自己,只要“吃得好、睡得好”即可,愿意过“猪栏生活”,这 样的栏中之“猪”,不也很可爱吗?
世间人理想很高很远,也很宏大,可是现实毕竟很骨感。如果 他目标是赚100万,当其手上只有一万的时候,等于在他内心欠了 99万的债务;如果他目标是一栋大房子,当一无所有的时候,身 上就背负着一栋大房子。试问当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债务的心境下, 还能轻易笑得起来吗?
《八大人觉经》中说:“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。”(莫 言的《生死疲劳》一书书名即从此处出),多欲之人,即使是笑,恐 怕也是苦笑。
像佛慈这样,“吃得好、睡得好”便万事大吉,心满意足,那吃 好睡好之余,岂不全是额外的收获?幸福指数可真是要爆表了!一 场欢喜情绪小雨便贮满了内心的小池子,贮满后便不断地往外淌 溢,让看到的人也跟着欢喜起来。
《佛遗教经》中说:“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;知足之人, 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”
二、单纯
单纯才能快乐。
小孩子的笑点就很低,稍一逗就乐得手舞足蹈,甚至不逗也 自己乐,就在于其心地干净单纯。
慢慢的,人长大了,世欲渐开,俗染浸淫,内心中开始出现了 弯弯绕绕、支支节节,便没那么单纯了。天真烂漫的笑容便逐渐消 失了,慢慢学会了假笑、伪笑、阿谀的笑、谄曲的笑……
佛慈的笑为何那么有感染力?因为他心地特别单纯,他的笑 声清澈质朴、不染一尘。
三、过有意义的生活
知足、单纯的性格特质是降低笑点的基本要素。但如果一个 人不能过有意义的生活,也很难能从头笑到尾。
佛慈来到佛门做志工这四年,经历了数个不同的部门,但几
乎每个部门对他都是异口同声地赞誉有加。他有时一个人做着几 个人的工作,但从不抱怨,不情绪,也不参与任何是非,他的性格 沉稳、机敏、善巧、练达,总是那么平静,他到哪里,哪里的气氛 就变得很稳很踏实。
同样是做事,做佛法的事情就很有意义、有价值,想到有人因 为我之些许劳动,将来毕竟解脱生死、甚至成佛,内心由衷地升起 一种慰足感、欣喜感、充实感。如是心境之中,安能不笑?
今天的年轻人,常陷于一种莫名的无聊感、空虚感、迷茫感之 中,这是因为他的工作没有给他精神生活提供滋养,甚至因为工 作上严酷的竞争暗斗,破坏了他一颗本可以保持安详平和的心。
很难想象一个无聊透顶郁郁寡欢的人会有什么幽默感,或保 持一个很低的笑点。
常看到一些职场人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强迫自己笑给自己看, 今天还看到有人朋友圈中发的:“每天清晨,给自己一个微笑,告 诉自己要活得像钻石一样闪亮,正能量满满,么么哒!”
唉!这个世界是怎么了?连笑这样的基本生理情绪表达在今天 都要自己激励自己,自己勉强自己才能完成?人类就差需要拿手努 力向上推两边嘴角肌肉,露出一排牙齿,才能完成一个笑容了!
这也真让人苦笑不已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