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条“净业时节”之文
第十七文:修行净业时节延促之文
“延”就是延长,长时间。“促”就是短时间。那么,修学净土宗在时间上有什么要求呢?
《观经疏》第四云:
上尽一形,下至一日、一时、一念等;或从一念十念,至一时、一日、一形。大意者:一发心以后,誓毕此生,无有退转,唯以净土为期。
两段三句。第一句是从多说到少,“上尽一形”,就是一辈子念佛;然后“下至一日”,有的人他只有一天的寿命,那就“下至一日”;有的人连一天的寿命都没有了,他只剩下一个小时的寿命了,那就“下至一时”;有的人连一个小时的寿命都没有,他只有临终一口气,那叫“下至一念”。这是从多到少,万不漏一。
“或从一念到十念”,从初发心专修念佛第一念到十念,十念到一时,一时到一日,一日到一辈子,从少到多。
总之,从多到少、从少到多都是念念念佛。《无量寿经》“乃至十念”是从多到少:上尽一形,乃至一日,一时,十念、五念、三念、一念;《阿弥陀经》“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……若七日”,叫从少到多,对不对?然后“若八日,若九日……若一辈子”。
大师最后总结说:大意者,大致的意思。前面是细说,这里是总结。一发心以后,总结前面第二句“或从一念……”;誓毕此生,总结第一句“上尽一形……”;“无有退转,唯以净土为期”,是双结前两句,这是目的。从一发心开始,就打定主意、瞄准西方,一辈子念佛,所以叫“上尽一形……”;一辈子的念佛还是从最初一念信顺开始,念念相续,念念不移,没有改变,所以说“或从一念……”。
像我们各位,听到净土念佛法门,相信了,昨天、今天来听闻,就来学这个法门了,这个心一发起以后,“誓毕此生,无有退转”,这一辈子不再退下来了,也不改转法门,专念弥陀名号,专求极乐净土,专靠彼佛誓愿。“唯以净土为期”,直到命终见佛来接引。生命不息,念佛不止,有一口气就念一句佛,这是净土门念佛。并不是说“我就念一句十句”,那是错误的,是各随自己的时间忙闲、根机是精进还是不太精进,根据我们的状况来专修念佛,总之,以多念佛、相续念佛、一辈子专于念佛为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