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条“唯照念佛”之文
下面是讲《观无量寿经》。
第十二文: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,唯照念佛行者之文
阿弥陀佛的光明不照摄念佛之外修其他修行的人,只照念佛的人。我们愿生极乐世界,是在弥陀的光明照耀摄取当中好呢,还是在弥陀光明照耀摄取之外有把握呢?弥陀光明唯照念佛,念佛一片光明;你非要去杂行杂修,杂行杂修弥陀佛光不照,自心一片黑暗,那你有把握吗?没有把握。经文是这样说的:
《观无量寿经》云:
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,
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,
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,
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。
无量寿佛是报佛,有八万四千相,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,一一好中又有八万四千大光明,这有多少光明?回去算一算,成百上千亿了,八万四千乘八万四千再乘八万四千,这么多光明,“遍照十方世界”,这么多光明的目的是什么?是要摄取念佛之人。你看,阿弥陀佛白毫里面放一道光摄取你就够了,何况这么多光来摄取你,还不够吗?千稳万当!
光明遍照的作用,使得我们了解了佛法,我们听闻到名号,我们来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这样就成为念佛众生;念佛众生,当下就给予你摄取不舍的利益。摄取不舍,就是上面讲的: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卧,若昼、若夜,一切时、一切处,不离开你、不放弃你、不弃舍、保护你,忆念你,摄取你。
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,也是个真实的感应:有一个念佛人,文化也不高,他读经,“摄取不舍”四个字读不懂,他就在佛前礼拜了,说:“阿弥陀佛,你告诉我,这‘摄取不舍’是啥意思?‘念佛众生’我知道了,我就是。如果‘摄取不舍’四个字搞不清的话,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利益呢。”他就拜佛,七天为限,天天虔诚地拜佛,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,礼拜,念佛,第七天晚上,他就做了一个梦,梦非常殊胜,梦见谁呢?梦见阿弥陀佛,非常高大,金色之身,哇!没见过这么大的佛。世间的人,两米高就不得了了。这么高的佛,他吓得一愣。金色的佛,用手来抓住他的手,一下抓住了。他有点害怕,就要挣脱。佛就开金口讲话了:“某某,这就是‘摄取不舍’。”他当时就非常感动,懂得了:“摄取不舍”就是抓住要逃跑的人,不让你逃跑。你想跑,他都不愿让你跑。
就像刚才讲的大富长者,那个穷子要跑,他的父亲就要摄取不舍,不让他跑,用种种方法把他引导回来。阿弥陀佛也一样,用种种方法让我们来念佛往生,你要专念弥陀名号,你想不往生都不可能。为什么?你的小胳膊被阿弥陀佛抓住了,那就把你“摄取不舍”了,引导到极乐世界。
善导大师在《往生礼赞》里边用四句话来解释,善导大师讲的话都很简单:
弥陀身色如金山,相好光明照十方;
唯有念佛蒙光摄,当知本愿最为强。
前面两句好理解,我们看后面两句。说弥陀的光明照耀十方,为什么只有念佛的人(“唯”是只有),为什么只有称念弥陀名号的人才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?那么,如果不是称念弥陀名号的人呢,那就不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,是不是?(“是。”“不是。”)我再问一遍,这里说“唯有念佛蒙光摄”,因为经文讲“念佛众生摄取不舍”,那么,念佛之人蒙受弥陀的光明摄取,是不是?对。那不念佛的人,蒙受不蒙受弥陀光明摄取呢?(“蒙受。”“不蒙受。”)大家的回答不算,经文为准。经文说“念佛众生摄取不舍”,说的很清楚啊,是念佛的人才摄取不舍啊。就好像坐船过海一样,你坐船的人,我才能摄取不舍;你不坐船,那船长怎么摄取不舍呢?你从烟台到大连,坐船的人,船长会照顾你,一定会把你运到大连;你不坐船,船长怎么把你运到大连去呢?不是他不摄取你,是你不坐船。
所以,善导大师这里说:“唯有念佛蒙光摄。”“唯”是只有,这就是为什么要专修念佛了。善导大师讲:“佛光普照,唯摄念佛之人,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。”佛光普照,但专门摄取念佛人,其他所有杂业的行者,佛光不摄取。道理在哪里呢?“当知本愿最为强”,因为念佛之人,顺了阿弥陀佛当初的誓愿,顺了他的本愿。他的本愿说:“念佛众生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”我们念了名号,如果不能往生,佛则不成佛了—— 那怎么可能呢?他既然成佛了,满足他当初的本愿,“哎,你念我的名号,我千万不能让你不来往生,如果你不来往生,我就不能成佛了!”那还行吗?所以,他放出八万四千光明,对你摄取不舍,使得你必然往生!
本愿是强缘,称念弥陀名号,是顺佛本愿。杂行杂修,不是顺佛本愿,不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。如果用事例来比喻,就是刚才坐船的比喻。
比如说有一座小岛,这座小岛已经快淹没了,火山爆发了,海浪起来了,人家开着船来搭救。船长就喊了:“大家赶快上船哪!只有上船这一条道路能够逃生!我来救你啊!”那你不上船,还怪人家船长:“我不上船,你能救我才好呢。”就等于说怪阿弥陀佛:“我不念佛,你能让我往生才好呢。”道理不符合啊。你不愿意念佛,就不能怪阿弥陀佛不慈悲了。这个船,任何人都可以上,你不上船,你怪船长不摄取你,那就是你无理取闹了。所以说,只有上船才可以得救,我们只有称念六字名号、上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愿船,才可以平安往生极乐净土。我们自己在那里砍两棵树,做一个小木筏子,那是不可靠的,那代表我们的杂行杂修,我们这样修、那样修,修的那一点点的小功德,怎么能跟六字名号功德相比呢?所以那个就放下,要舍得,专门来称念六字名号。你修其他的法门,一定要达到不生不灭,能证悟无生,能够得到无漏功德,才叫真实功德。不然,都是虚假功德、不实功德,都是人天果报,还是六道轮转。所以,不要把我们的小善看重、把佛的大善大功德的名号看轻。应该皈依佛。
善导大师还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不为余缘光普照,唯觅念佛往生人。”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十方世界,不为其他的目的,只有一个目的,专门寻找那个念佛的人,找到即让他往生极乐世界。“觅”就是寻找、仔仔细细地寻找,“唯觅念佛往生人”,佛光就找,找哪个是念佛的,一旦你念佛,就立即找到你了,找到就加以保护,日夜跟踪不舍地保护,平生摄取不舍,命终接引往生。就好像刚才讲的大富长者,父亲虽然爱护穷子,穷子自己不认父亲,那仍然不能叫父子相忆啊。只有父子相认、父子相忆,才是一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