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、生命的归宿

九、生命的归宿 327.问:为往生专修念佛,可不可以兼求现世利益?有的道友持咒很得受用,可不可以随学?

答:专修念佛的人不必。如果往生大事了然于胸,对现世利益自然会淡然处之。初学的人难以做到这一点,希望现实生活快乐平安,这也可以如法求得。通途的做法是:若想求智慧,则称念大智文殊师利菩萨;若想求免难,则称念观世音菩萨;若想求延寿,则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;若想消业障,则称念地藏王菩萨,等等。念佛人不必如此,专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一切功德全都包含在这句名号当中。因为阿弥陀佛因地之时,所有一切法门、经咒均已圆修,并以名号的形式将所修功德回向给我们。专念这句名号,一切功德无一遗漏。

328.问:那么,念佛都有什么利益呢?

答:善导大师阐释念佛有五种增上缘:一、灭罪增上缘;二、护念增上缘;三、见佛增上缘;四、摄生增上缘;五、证生增上缘。

印光大师说:“须知真能念佛,不求世间福报,而自得世间福报,如长寿无病、家门清泰、子孙发达、诸缘如意、万事吉祥等。”

因为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有无量功德,无量功德能消无边罪业,罪业消除自然逢凶化吉;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,无量光明能破无边黑暗,黑暗破除,智慧光明自然显露;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,称念无量寿佛,自然愈病延寿。所以,念佛之人,佛念多提起一分,世俗的妄念就会减少一分,身心自然就会清净一分,生活也随之恬静快乐一分。

念佛最大的现世利益是消除了对老、病、死的恐惧,世间的一切苦厄,都使自己的心更接近净土。

329.问:所有的人念佛都会长寿、健康、吉祥、快乐吗?

答:也要看各人的业缘。比如已造过极重杀业的人,若想求得长寿就比较困难。这里说长寿、健康、吉祥、快乐,是随顺世俗价值观。事实上,此世界最长寿者,比之极乐圣众,犹如电光石火一般短暂;即使得到世间的最乐之乐,也难比极乐之乐于万一。如果把目光局限在世间福报上,所得利益反而下劣。佛教的最终目的是冲破世间这些善恶境界的束缚,达到究竟解脱。

信愿具足的人,“得病患偏乐”,如果可以选择的话,他宁愿早一天往生成佛度众生。印光大师有言:“修西方人,今日死也好,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,一切任彼前业,不去妄生计较。”

330.问:如果遇到逆境,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呢?

答:身处逆境中,可能会度日如年,但过后用佛法的眼光看,或许要感谢逆境。作为凡夫,如果一生总是万事如意,必定会在五欲的迷雾中越陷越深,这样就没有解脱的机缘了。逆境会让我们对佛教的无常观有切身体会,也教育我们坦然承受自己所播种的苦果,从而对人生有所感悟。实际上,诸佛为拯救众生所受的苦、祖师为弘传佛法所受的苦,远远超过我们眼前的痛苦。而阿弥陀佛为了让我们从诸般痛苦中解脱出来,兆载永劫修行成就了极乐净土,无论我们以前于正法多么违逆,只要能回心念佛,阿弥陀佛必定无一遗漏地接引往生。思念及此,怎能不感念佛恩而勤持佛号呢?

331.问:生活富足、事业顺利的人很难生起出离心,那该怎样思维呢?

答:所谓富人、穷人,是凡夫境界上的差别,在圣人眼中皆是一类——造罪苦恼众生。世间的富乐是比较而产生的,苦恼相对少一些,说为快乐;财产相对多一些,说为富足。这些美好感觉不可能永恒拥有,因为世事无常。根本的缺憾在于我们的生命也是无常的,当我们离开的时候,一物也无法带走。多年以后,一度看起来那么真切的财产、地位,转而被不相识的人所拥有。愚者迷不知返,智者早求厌离。在尊贵的佛法面前,当视自己如赤子,抛舍一切世俗属性,与众生共求真实的利乐。

332.问:曾有人说:“念佛是文人墨客闲来无事的一种消遣,整日为生活奔忙的人哪有这个闲情逸致?”

答:整日为生活奔忙的人,停闲一日,便有可能难以为继,如此之人最望救拔;而阿弥陀佛心中愍念的,正是这样的众生,所以约定一个不妨士农工商的解脱方法——称念佛号。任何职业的人,一边念佛一边工作,与昼夜在道场专修的人平等解脱。

333.问:我这个人恶性难改,我来念佛,恐怕给佛脸上抹黑……

答:阿弥陀佛所悲悯的,正是我们的恶,因为恶所牵引的是苦果所以,佛看到众生造恶,就会怜悯他的愚痴。古来即有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之语,《观经》中极恶之人念佛十声而得解脱,何况我们不至于极恶、念佛岂止十声?早念佛号,早得利益,不必等到把自己改造成彻头彻尾的善人再来念佛。

334.问:不识字的老太太念佛也管用吗?

答:如果必须知书达理、多年研修才有资格往生,阿弥陀佛便不能普救十方众生了。“如何让无智的愚人、垂暮的老人也能往生净土?”法藏比丘五劫思惟正为此事,所以选择信愿称名即得往生的简易之行。

335.问:那么年轻人暂且不必念佛了?

答:“莫到老来方学道,孤坟多是少年人”,即使没接触过佛法的人,对无常也会有所警觉。念佛既可得往生利益,又可得现世利益,使我们远离尘俗的热恼,安住佛法的清凉,何乐而不为呢?到老才开始念佛,一生所养成的习气会成为很大的障碍。

336.问:看来念佛是刻不容缓了?

答:那就开始念吧!

337.问:南无阿弥陀佛。

答:南无阿弥陀佛。

338.问:南无阿弥陀佛。

答:南无阿弥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