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移风易俗

四、移风易俗 228.问:看来佛教有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,我以前还以为是迷信呢。

答:迷信即不明真相,盲目信仰。民间流行着很多迷信思想,比如认为人死后一定生为鬼,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生辰八字、风水、面相等决定的,认为人的命运天生已定、不可改变,认为恶年、恶星会带来厄运,认为侍奉鬼神可以得福等等。这些思想正是佛教所反对的。佛陀向我们宣说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劝导我们破除迷惑,证悟本具的佛性,所以,佛教从产生之日起,便将自身置于破除迷信的立场上。

与迷信相反的是盲目排斥,在没有弄清真相之前首先判为错谬,这也不是应有的态度。

229.问:民间烧纸钱有没有用呢?

答:中国人自汉朝起就有为亡人烧纸钱的习俗,通过烧纸缅怀先祖,慎终追远,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;同时,如果能相信死后的世界,就比较容易接受佛教信仰。所以,对烧纸钱不宜过于排斥。但也不提倡,因为人死以后不一定都去做鬼;即便做了鬼,佛教也提供了真正有效的度脱方法。

佛教弟子可移风易俗,在不铺张浪费的前提下对此稍加随顺,进一步引导大众念诵佛号,让先祖得到真正的利益。纪念先祖、利益先祖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。

230.问:玉帝、阎王、判官、城隍、土地究竟有没有呢?

答:有是有,不过他们和世间法官一样,只能依法办事。

231.问:对他们应当怎样看待?

答:他们也和我们一样,都在轮回之中,只是他们造了某种善业,有特别的福德。我们应向他们表示敬意,但不必像对佛菩萨那样礼拜供养。

232.问:有些庙里的神仙、娘娘非常灵验。除了供养佛菩萨之外,再供养天仙鬼神不是更好一些吗?

答:有的鬼神确实有一些灵感,可以满足人们所求,但总不如佛菩萨愿力广大,也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最根本的生死问题。我们要成佛,须一心一意学佛才对。如果一面与佛菩萨亲近,一面又和鬼神来往,心里自然就不专一了。等到临终的时候,可能会把佛忘记,跑到鬼神那里去了。

233.问:如果许愿以后忘记还愿,佛菩萨会不会惩罚?

答:许愿和还愿不是佛教行为,是民间神道信仰的产物。许愿即对神祈求某件事情,如果达成,许下某种酬谢。还愿即事情达成后,实践先前所许下的报酬。许愿以后是否还愿,只是众生自己的行为造作;佛菩萨弘发广大菩提心,一心利益众生,慈悲宽容,不是与众生做交易,更不会因此惩罚众生。

234.问:不信佛是不是会被佛菩萨惩罚?

答:不信佛就要随业流转、沉沦六道,这是自因自果,并非佛菩萨惩罚。惩罚的观念来自神道信仰,鬼神有瞋恨心,会惩罚违逆他们的人。佛菩萨只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绝不会惩罚任何人。

235.问:如果遇到无力解决的难题,可以向佛菩萨祈祷吗?

答:当然可以,而且正应如此。祈祷者强烈的信念,能够感通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。比如观世音菩萨曾发愿闻声救苦,急难中的人如果深信此事,称念“南无观世音菩萨”,即可获得不可思议的感通而逢凶化吉。再如阿弥陀佛曾发愿接引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人往生极乐、永离苦海,如果深信此事,专修念佛,必能感通彼佛愿力而往生净土。

236.问:生病的时候也可以祈祷吗?

答:可以。病人通过祈祷,最起码能够保持良好心态,从而辅助医药,加速病愈;但不可偏执,一得病就只用祈祷来解决。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,比丘们外感内伤,也都是用汤药治疗。

病,大略有三种:

一、生理病。或外感风寒暑湿,或内动喜怒忧惧,违反阴阳制化之理而生病。

二、心理病。不尽己分,道德亏失,内生怨恨恼怒,外现异常造作,违反伦常之理而生病。

三、冤业病。过去世或今生伤害过众生,对方怨重,施行报复,嫁病于身。怨恨未解,病痛不去。此类病往往来得蹊跷凶猛,发病不按常理,常规治疗无法奏效。

对生理病,身在三界,当以三界之法解决,如药物、针灸、按摩等;对心理病,心病心治,痛改前非,力行忠孝,尽好自己的本分;对冤业病,真诚忏悔对众生的伤害,求得对方原谅,吃素放生,念佛回向,劝其往生成佛。

第四章 圆满的人生

381 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