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、凡夫论

七、凡夫论

龙树菩萨已说明本愿称名是易行道,天亲菩萨则说明本愿称名是真实功德,是如实修行相应。如是,净土法门易而胜、胜而易之特色昭然揭示。 “易”故能摄凡夫, “胜”故能使成佛,由此开启“凡夫成佛”之道。

然而,不论是龙树菩萨还是天亲菩萨,皆未明确指呈“凡夫成佛” 。相反, 《易行品》为随顺一般自力修行之观念,呵斥凡夫之“怯弱下劣” “无有大心” ;

《往生论》为明“五门行”乃是弥陀名号“真实功德相” ,诸大菩萨不能超越其外,故说“如是菩萨,奢摩他、毗婆舍那,广略修行,成就柔软心” “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,所作随意,自在成就” “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,自利利他,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 ,说相甚为高超。加之龙树、天亲二祖本身皆是圣位大菩萨之故,若不究竟道破经论之旨,显明凡夫往生直道,以净土法门本来即是难信之法,凡夫之心本来就卑劣自居,必定起疑而自生退屈: “虽说易行,当是相应于某种修行程度之菩萨而言,我等凡夫当无其分;

纵然凡夫有分,也当是上品福智之人,下品造罪之人当无其分;

纵然罪人有分,当是平生之时,可有悔改之机,临终之人当无其分。 ”如以《观经》下品下生为“别时意” ,即是对净土经论的疑误所致。

今昙鸾大师为破除我等疑关,注《往生论》之时,以种种道理详尽证明“凡夫往生” “凡夫成佛”之旨。略述如下:

195 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