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、《往生论》与净土三经
《往生论》三次提到“无量寿经(修多罗) ” :
(一)题名“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” 。
(二)偈颂毕,言“无量寿修多罗章句,我以偈颂总说竟” 。
(三)论终言“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,略解义竟” 。
此“无量寿经”昙鸾大师解释为“净土三经” ,即:
王舍城所说《无量寿经》 —— 《无量寿经》
《观无量寿经》 —— 《观经》
舍卫国所说《无量寿经》 —— 《阿弥陀经》
故《往生论》称为“三部通申论” ,历代三经释家皆以此论为指导;
三经当中主要是依据大经,特别是依第十八愿为核心。
从愿文“至心”开出礼拜门,龙树菩萨《十二礼》言“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” ;
依“信乐”开出观察门, 《论》言:
“云何观?云何生信心? ” 《论注》明“起观生信” 。依“欲生我国”开出作愿门,因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欲众生往生彼国故,方有今日行者愿生, 《论注》言“愿生有宗” 。依“乃至十念”开出赞叹门,顺彼佛愿之称名为如实修行故。依“十方众生”开出“回向门” ,因弥陀已发愿救度十方众生故,今日行者回向众生共同愿生彼国,称为“巧方便回向” 。
特别就观察门,总摄三严二十九种归入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愿心庄严,其核心是依《大经》第十八愿;
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,落实于称名一行,其摄化是依《观经》由观佛入念佛;
先观国土德,再观佛德,再观菩萨德,其次第乃是依《阿弥陀经》 ,先示往生之处所,再示往生之强缘,再示生后之得益。
又就偈颂之核心,亦即第一行偈天亲菩萨之自督,乃是依据于三经之结经的《阿弥陀经》 ,显明“一心称名”为五念门行之归宗的绝对价值;
对照“观佛本愿力”一偈,则后来善导大师依之开创净土宗之根本思想—— “本愿称名” ,早于此《论》见其端倪。这对净土行人皆是难得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