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三严之妙相
所谓“真实功德相” ,展开则成为净土之三严二十九种,即国土庄严十七种,佛庄严八种,菩萨庄严四种。国土庄严名器世间清净,佛八德、菩萨四德名众生世间清净。又国土名依报,佛、菩萨名正报,以佛为主,菩萨为伴。
国土庄严之十七种中,初之“清净功德”“量功德”“性功德”是显其“体” ;
从“形相功德”到“雨功德”之六种功德是说其“相” ;
从“光明功德”到“一切所求满足功德”之八种功德是明其用。
国土之三种体功德之中,最初之清净功德总摄全体,是故“净入愿心章”以此二十九种全体摄入一法句,一法句即是清净句;
此清净开展为器世间与众生世间两种,器世间含摄国土之十七种,众生世间含摄佛八德、菩萨四德,是故皆总摄于冠头“观彼世界相,胜过三界道”之“清净功德” 。
佛八德之中,座、身业、口业、心业功德,直接属于佛;
大众、上首、主功德是以众显佛;
最后不虚作住持功德是显佛力之功用。此不虚作住持功德更与上之清净功德之智德相对,总摄二十九种之所有用德。依“净入愿心章” ,三严二十九种当体总摄于“愿心庄严” ,此愿心乃是偈颂之“观佛本愿力”之本愿,不虚作住持功德之中总摄三严。
是故三严之德总摄于清净功德之“智德” ,与不虚作住持功德之“悲德” ,此二德成为智慧之体与慈悲之用,自利利他之二德。
《论注》释“真实功德相”之“真实”为“不颠倒” “不虚伪” ,又以如来是“实相身” “为物身” ,也是本于以“清净功德”与“不虚作住持功德”总摄三严之德。
菩萨四德与佛八德相对,显出伴德;
初二偈说明行相,后二偈说明行事。
在此三严二十九中之净土庄严,从体德上来说总摄于清净功德,依正主伴当体皆是真如实相之展现,此境界《往生论》说为“莲花藏世界” “第一义谛妙境界相” “真实智慧无为法身” ,后来善导大师说为“涅槃界” “报土” 。
又,在用德上摄为不虚作之本愿力,昙鸾大师《赞阿弥陀佛偈》说:
妙土广大超数限,自然七宝所合成;
佛本愿力庄严起,稽首清净大摄受。
善导大师说:
观彼弥陀极乐界,广大宽平众宝成;
四十八愿庄严起,超诸佛刹最为精。
体用二德具摄于名号,所以《赞阿弥陀佛偈》赞叹净土三严之冠头举出“南无阿弥陀佛” ,善导大师由“阿弥陀佛”开出人法、依正。由此实相身 (清净功德) 、为物身 (不虚作功德) ,皆是一名号之德用。
由此可以看出,彼佛净土依正一切功德收于三严二十九种、三严二十九种收于“清净”及“不虚作”体用二德、 “清净”及“不虚作”体用二德收入名号之教理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