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大门中,有两番料简:
第一,苦乐善恶相对;
第二,明彼此寿命长短比较。
就初段中有二:一苦乐善恶相对,二引《大经》为证。
初、言苦乐善恶相对者:在此娑婆世界,虽有苦乐二报,恒以乐少苦多。重则三涂痛烧,轻则人天刀兵、疾病,相续连注,远劫以来,无有断时。纵有人天少乐,犹如泡沫、电光,速起速灭,是故名为唯苦唯恶。弥陀净国,水鸟树林,常吐法音,明宣道教,具足清白,能令悟入。
二、引圣教为证者:《净土论》(意)云:“十方人天生彼国者,即与净心菩萨无二;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,更不退转。”又引《大经》 四十八愿中,有五番大益:第一《大经》(卷上意下同)云“有十方人天,来生我国,不悉真金色者,不取正觉”;二云“十方人天,来生我国,若形色不同,有好 丑者,不取正觉”;三云“十方人天,来生我国,不得宿命智,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,不取正觉”;四云“十方人天,来生我国,不得天耳通,下至不闻 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,不悉受持者,不取正觉”;五云“十方人天,来生我国,不得他心智,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,不取正觉”。
欲论彼国利益之事,难可具陈。但当愿生,必不可思议。是故彼方唯善唯乐,无苦无恶也。
第二,明寿命长短者:此方寿命,大期不过百年。百年之内,少出多减。或生年夭丧,乃至童子身亡,或复胞胎伤堕。何意然者?良由众生作因时杂,是以受报亦不得齐同也。是故《涅槃经》(北本卷三七、南本卷三四意)云:“作业时黑,果报亦黑;作业时白,果报亦白。净杂亦尔。”
又据《净度菩萨经》云“人寿百岁,夜消其半,即是减却五十年也。就五十年内,十五以来,未知善恶;八十以去,昏耄虚劣,故受老苦。自此之外,唯有十 五年在。于中外则王官逼迫,长征远防,或系在牢狱;内则门户吉凶,众事牵缠,茕茕忪忪,常求不足。如斯推计,可有几时得修道业?如此思量,岂不哀哉!何得 不厌!”又彼经云:“人生世间,凡经一日一夜,有八亿四千万念。一念起恶,受一恶身;十念念恶,得十生恶身;百念念恶,受一百恶身。计一众生,一形之中, 百年念恶,恶即遍满三千国土,受其恶身。恶法既尔,善法亦然。一念起善,受一善身;百念念善,受一百善身。计一众生,一形之中,百年念善,三千国土,善身 亦满。”若得十年五年念阿弥陀佛,或至多年,后生无量寿国,即受净土法身,恒沙无尽,不可思议也。今既秽土短促,命报不远;若生阿弥陀净国,寿命长远不可 思议。是故《无量寿经》(《小经》意)云:“佛告舍利弗:‘彼佛何故号阿弥陀?舍利弗,十方人天往生彼国者,寿命长远亿百千劫,与佛同等,故号阿弥 陀。’”各宜量此利大,皆愿往生也。
又,《善王皇帝尊经》云:“其有人学道,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者,忆念昼夜一日,若二日,或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至六日、七日。若复于中欲还悔 者,闻我说是善王功德,命欲尽时,有八菩萨皆悉飞来,迎取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中,终不得止。”自此以下,又引《大经偈》为证。《赞》(《赞弥陀偈》意) 云:
“其有众生生安乐,悉具三十有二相,
智慧满足入深法,究畅道要无障碍。
随根利钝成就忍,三忍乃至不可说,
宿命五通常自在,至佛不更杂恶趣。
除生他方五浊世,示现同如大牟尼,
生安乐国成大利,是故至心愿生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