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怎样才是“一心不乱”

二、怎样才是“一心不乱”

两种解释

接下来,《阿弥陀经》说:“执持名号,若一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”“一心不乱”四个字,是第二关,往往让我们很多净土的修学者望而生畏,望而却步,“哎呀!一心不乱,做不到啊!”甚至最终放弃净土法门。

虽然说念佛是多善根,但如果说必须达到禅定一心的功夫才能往生的话,那么,这样的多善根还是不容易。

“一心不乱”,有两种解释。依圣道门的解释,就很难了。禅定的一心不乱、事一心不乱、理一心不乱……你梦都梦不着。事一心不乱是阿罗汉的境界,理一心不乱是登地菩萨的境界,我们做不到啊!

净土宗的解释“一心不乱”就是“专心念佛不杂乱”。“一心”就是专心,“不乱”就是不杂乱,不杂行杂修。这样的解释就是“易行”,很容易做得到。

净土门别有规矩

为什么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呢?那是因为立场、观念不一样。

按圣道门的观念,“如果不能够降伏烦恼,进而断除烦恼,要出离生死轮回是不可能的”。以这样的观点,对“一心不乱”的解释,必然会说“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清净,降伏烦恼”等等。如果这样的话,净土法门就不是“易行道”,也就不能叫做“特别法门”,跟一般法门就没有区别了。印光大师说:这是以通途的教理、一般的自力修行、以戒定慧的修行方法来衡量净土法门,这个叫“以横超法做竖出之用”,净土法门本来是以佛的愿力横超三界,结果变成自力修行,一步一步地往上爬,像圣道法门修行一样,这个就大错特错了,这是受一般自力修行法门观念的影响。

来到净土法门之内,应该放下原来修行的观念,按照净土门的规矩,按照净土宗祖师的传承来解释、来理解才正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