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终之时,佛必会来迎接我

命终之时,佛必会来迎接我

行业唯称名,所期在来迎——法然上人法语。

今天再看此文,让我再一次被佛的慈悲感动。我能理解的,依然是最简单之处。

我们临终的时候,阿弥陀佛率领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及清净大海众菩萨亲自来迎接。这是怎样一个隆重的、热烈的、尊贵的欢迎仪式啊!我们这样一个罪恶深重的凡夫,被佛视为祂最亲的孩子!佛以这样最慈悲、最隆重的方式来欢迎每一个孩子回归极乐家乡。

就比如我们在世间去一个地方,如果最高领导人来亲自迎接,那是把我们当成最尊贵的客人了,这是最高的礼遇。

我们这样满身罪业的凡夫,前往极乐世界的时候,由法界至尊阿弥陀佛亲自迎接!

惭愧之余,感恩弥陀慈父的细致体贴。阿弥陀佛是多么欢喜每个孩子回家,欢喜得要亲自来迎接。

临终接引,更是弥陀慈父对我们自始至终的护持,生怕我们在临终的一刹那迷失了自己,所以亲自现前,让我们心不颠倒、正念往生。

我知道大伯是一直不愿意死的,甚至不喜欢听儿女问他怕不怕死的话。也就是说,他并没有强烈的往生之愿。可是那一天,他平静地对女儿说:“祂来接我了,我要走了。”他怎么那么平静,忽然就放下了对娑婆的贪恋呢?一定是因为阿弥陀佛来了!因为大伯虽没有强烈的往生之愿,可他能一直念佛,临终,佛就来接他了。大伯看见佛,自然得到加持,有了正念之心,就愿意往生了。

记得师父讲过一位居士的往生。一个临终之人,看见佛来迎,可他忽然有点舍不得走了,佛就离开了;又念佛,佛又来,又不愿意走;再念,佛依然来接引,他才跟着佛走了。

亲爱的阿弥陀佛啊,您就是这样不舍不弃每一个念佛人,不厌其烦地三番五次来迎接。

众生善根不同,可能有人一直能够有厌离娑婆、欣往极乐之心,他可能没看见佛也不会退失信心,可是在四大分离的最后关头,大多数众生还是需要最后关怀的。佛舍不得漏掉一个孩子,五劫思惟为我们,十劫呼唤等我们,祂不会有一丝遗漏之处啊。

所以,我们念佛人临终之时,阿弥陀佛誓愿保证必来迎接。

就这个问题,问了智随法师。

问:师父,慧净上人曾说“平生业成,不期来迎”,意思怎么理解啊?

答:南无阿弥陀佛!上人早期曾引用过此文,只是一般人很容易曲解“不期来迎”之意,故后来不再用了。

“不期来迎”,本是安心之语,以平生业成故,安心之人,自然不担心临终来迎之事,以佛必来迎故。

“不期来迎”原本是针对未安心而有期盼之人(心悬临终)的对治法语,有人错解为“不期来迎”即不需要来迎,更有否认来迎的。此为执理废事,偏于一边,走入极端。不期来迎不碍来迎,因决定往生、佛必来迎才不期来迎。明白念佛必往生,佛必来迎接,则期与不期皆无妨,而安心念佛之人所盼的就是佛来迎的庄严时刻,故法然上人常言:“念佛待来迎。”现在有些人执以“不期来迎”为安心,认为“期待来迎”即是未安心,故执一而否一,诤论不休。其实真安心的人,更期待来迎,厌舍娑婆故,待往生故。

当然期待临终来迎之中,亦有未安心的,因不明念佛必往生的道理,认为往生要等临终才能决定,故乞盼于临终一念、佛之来迎,此则是另一心态。对此等人,则更要彰显“临终无碍、佛必来迎”之事理,方可让其安心。执著“不期来迎”之人,多是不通凡心,执认死理,否认事相,故而固守一端,净土全体大用之妙因此而难显。

南无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