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、为师决疑
只要称名念佛,便已具足——
“叹佛、忏悔、发愿回向、庄严净土”
等四种功德,不必别用忏悔之法。
《选择集》第十六章所引《新修往生传》(宋、王古辑)善导入定为师决疑之事,此事非实;论道绰禅师于贞观三年四月八日已自预知时至,且化佛住空,天花下散,告以“净土堂成,余报未尽耳”(道宣、宋《高僧传》)。何请徒决疑之有?此乃王古之讹。
只要称名念佛,便已具足“叹佛、忏悔、发愿回向、庄严净土”等四种功德,不必别用忏悔之法。
《选择集》第十四章所引是依据鸠摩罗什之《小经》,不过是“取意之文”。道绰禅师、善导大师引用经文多有取其意而造文之例,使后人易读易解。
或问:既然善导大师入定为师决疑之事是讹传,“智慧第一、势至再来”的法然上人为什么没有分辨出,而加以引用呢?
【净宗法师回答】
(一)所谓讹传,是现在文献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对比才知的。古代文献收集不如现在方便,无从对比甄别,所以只要其说有据,甚至一些口口相传的事也往往被当时的人们当做事实接受下来,不会产生怀疑。菩萨示现,虽知其讹,也不会反其说,说而无凭故,令众起疑故,炫自惑他故,有违化道常规故。
(二)法然上人引用此段,为证明弟子之德胜过为师之德,故偏依善导,而非偏依道绰。为化众方便,增人信心故,既有此史料,故且方便引之。
(三)有关教理之释,前十六章已尽理明之。故不可以此段意在证明善导大师高德而引之事例,反而怀疑前十六章之释义,侧重点不同故。往生教理依前十六章;何故偏依善导,即依当段。这样才两不相妨。读书要知意,不要死读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