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圣道难证

(二)圣道难证

圣道即此土入圣之道。根机猛利的众生听闻正法,发起出离六道之心,抛弃自我知见,止息一切欲念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,远离颠倒,严持戒律,断恶修善,努力精进,返妄归真,深入正定,不再做能起染污束缚之业,消灭再生于六道之因,以智慧剑断烦恼根,心自然与真实相应,最终必能摆脱世间法的束缚,证得超越生灭的寂静涅槃。

圣道修行最基本的原则是戒定慧三学:

戒:恪守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,小罪亦见其可畏而不犯。

定:心的统一。远离爱欲与不善,逐渐趋入心的安定,寂然不动。

慧:了解并遵循四圣谛,观察思维,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。

自力修行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。经中比喻说:修道的人像一头牛,背负着很重的东西,走在泥沼当中,虽然身体已经很疲倦了,但仍不敢左顾右盼或稍停片刻,一定要不停地努力,等到从沼泽走出之后,才可安心休息。

圣道八万四千法门是佛观机而说的,除了密宗兼以佛力而外,皆仗自力,若有一丝烦恼未断,则生死即不能免。在无量法门的修习过程中,若无明师指点,若无真实持戒,若不熟悉解脱方法,难免迷失、堕落。即使生生不退,也要经过漫长得不可想象的时间方能断惑证真。正如一位尊者所说:“不要有证悟的希望,却要一辈子修行。”这对于鞭策修菩萨行的人下恒久不懈的决心来说,具有积极的意义,但对普通人而言,却是“佛道悬远,闻者生畏”了。

很多人自身烦恼未断,欲于五浊恶世救助众生。其发心难能可贵,但其想法却是不切实际的。

桃水禅师名闻全国,曾在各地教过无数禅者。在他所主持的禅院里,有些学生因为不能忍受艰辛的课程,往往半途而废,但慕名而来的信徒却越来越多,法席非常兴旺。而这些却非桃水禅师所喜所愿,于是,他辞去了教席,向学生们告别后不知去向。

三年后,一位学生发现他在一座桥下和乞丐们生活在一起。这位学生立即恳求桃水禅师为他开示。

“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这儿过上两三天的时间,我也许可以教你。”桃水禅师说道。

于是,这名学生扮成乞丐模样,与桃水禅师共度了一天的乞丐生活。

第二天,乞丐群中死了一人。桃水禅师和这名学生于午夜时分将尸体搬到山前埋葬。事毕,仍旧回到桥下的栖身之处。

桃水禅师倒身便睡,但这名学生却始终不能入眠。天亮之后,桃水禅师对他说:“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,我们那位死了的同伴还剩一些食物。”

然而,这名学生却一口也吃不下。桃水禅师说:“我曾说过你无法跟我学习的。”学生垂首无语。

桃水禅师挥挥手说:“你走吧!不要再烦我了。”

那名学生只好向桃水禅师拜别,黯然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