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论主回向为共凡夫

(一)论主回向为共凡夫

《往生论》言:

我作论说偈,愿见弥陀佛。

普共诸众生,往生安乐国。

《往生论注》明:

此四句,是论主回向门。

“回向”者:回己功德,普施众生,共见阿弥陀如来,生安乐国。

接着昙鸾大师自设问答:

问曰:天亲菩萨“回向章”中言“普共诸众生,往生安乐国” ,此指共何等众生耶?

答曰:案王舍城所说《无量寿经》 , “佛告阿难,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,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。诸有众生,闻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;

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” 。案此而言,一切外凡夫人,皆得往生。

又如《观无量寿经》 ,有九品往生。下下品生者……以此经证,明知下品凡夫,但令不诽谤正法,信佛因缘,皆得往生。

引用《大经》及《观经》证明一切凡夫,只要不诽谤正法,信佛因缘,都能往生,因而也都是天亲菩萨回向所共的对象。诽谤正法者,究竟能不能往生,在下卷“观如来三业功德”仍有说明;

就这一段,须特别注意净土门回向之意义。

《往生论注》明回向,先就普通意义说明“回己功德,普施众生,共生安乐国” ,但从接下来所引《大经》第十七愿、第十八愿成就文,可知是阿弥陀佛回向其名号功德给众生,令众生往生。

天亲菩萨自己修五门行所得功德,毕竟来自阿弥陀佛名号,而所谓“回己功德,普施众生” ,不过是将自己所得这句名号功德,辗转介绍给众生,令众生与己同得而已。由此之故,得名“巧方便回向” ,得名“易行道” ,成为净土门“愿生心之菩提心” ;

下劣凡夫才能与高位菩萨同修“回向” ,同发“菩提心” ,同生安乐国,此皆因弥陀“巧方便回向”故。

若非如此,不仅凡夫有不能修回向行、不能发菩提心之憾,菩萨回向也成无源之水,诸佛称叹也成无益虚言, “无量寿佛威神功德”也成徒设无功,凡夫称名往生更不可能。

此净土门回向义,后来之善导大师说:

1.自信教人信,大悲传普化。

2.愿以此功德,平等施一切;

同发菩提心,往生安乐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