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名号之德用

(二)名号之德用

既以称名为本,此称名有何殊胜?昙鸾大师对此有丰富的阐释。就名号之具德, 《往生论注》言:

1.名即法。

2.如来即“真实功德”相。

3.如来是“实相身” ,是“为物身” 。

4.十念者,依善知识方便安慰,闻“实相法”生。

5.阿弥陀如来“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” 。

6.阿弥陀如来“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” 。

7.阿弥陀如来“至德名号” 。

8.十念者,明“业事成办” 。

9.十念业成。

10.缘佛愿力故,十念念佛,便得往生。

所谓“名即法” ,名号本身即是佛体,因而即是“实相身” “为物身” ,即是“实相法” ,即是“真实功德” ,即是“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” ,即是“至极无生清净宝珠” ,即是“至德” ,即是“佛愿力” ,即是“业成” ,即是“往生” 。

就名号之功用,仅举《往生论注》之显文:

1.名字为佛事。

2.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,欲愿往生,亦得如愿。此名悟物之证也。

3.彼无碍光如来名号,能破众生一切无明,能满众生一切志愿。

4.此如来名号,及彼国土名号,能止一切恶。

5.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,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,投之浊心,念念之中,罪灭心净,即得往生。

6.诽谤正法……种种诸苦众生,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,说法音声,如上种种口业系缚,皆得解脱,入如来家,毕竟得平等口业。

7.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,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,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,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乎!

8.十念者重,重者先牵,能出三有。

又, 《赞阿弥陀佛偈》言:

若闻阿弥陀德号,欢喜赞仰心归依,下至一念得大利,则为具足功德宝。

设满大千世界火,亦应直过闻佛名,闻阿弥陀不复退,是故至心稽首礼。

弥陀名号:能为佛事,能悟物,能破一切无明,能满一切志愿,能止一切恶,能灭无量生死罪,能净浊心,能得大利,能具足功德宝,能不复退,能得往生,能救度谤法,能解脱业缚,能出三有,能入如来家,能转无生智,能平等成佛。诚然,万德万能之名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