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大门中,略作两番料简:
第一,劝一切众生托善知识作向西意;
第二,辨死后生缘胜劣。
第一,劝托善知识者:依《法句经》,与众生作善知识:“有宝明菩萨白佛言:‘世尊,云何名为善知识也?’佛言:‘善知识者,能说深法,谓空、无相、 无愿、诸法平等、无业无报、无因无果、究竟如如、住于实际。然于毕竟空中,炽然建立一切诸法,是为善知识。善知识者,是汝父母,养育汝等菩提身故;善知识 者,是汝眼目,能见一切善恶道故;善知识者,是汝大船,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;善知识者,是汝絙绳,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。’”
又劝:“虽与众生作善知识,必须归西。”何以故?由住斯火界,违顺境多,多有退没,难出故也。是故舍利弗于此发心,修菩萨行,已经六十劫;逢恶知识 乞眼因缘,遂即退转。故知火界修道甚难,故劝归西方。一得往生,三学自然胜进,万行普备。故《大经》(卷下意)云:“弥陀净国,无造恶之地如毛发许也。”
第二,次辨众生死后受生胜劣者:此界众生寿尽命终,莫不皆乘善恶二业,恒为司命狱卒、妄爱烦恼相与受生,乃从无数劫来未能免离。若能生信,归向净土,策意专精,命欲终时,阿弥陀佛与观音圣众,光台迎接。行者欢喜随从,合掌乘台,须臾即到,无不快乐,乃至成佛。
又复,一切众生造业不同,有其三种,谓上中下,莫不皆诣阎罗取判。若能信佛因缘,愿生净土,所修行业,并皆回向,命欲终时,佛自来迎,不干死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