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关于“若一日若七日”

五、关于“若一日若七日”

直到临终

第二个问题,什么是“若一日……若七日”?

《阿弥陀经》讲“执持名号。若一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乱”。这里的“若一日……若七日”,并不限定在一天七天,而是一辈子念佛的意思。

像刚才我们学的善导大师《观念法门》,就解释说:“上尽百年,下至七日、一日,十声、三声、一声等”,也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所说的“乃至十念”。“乃至”,就是多到一辈子的念佛,下至十声、一声的念佛。

所以,善导大师做了一个总结性的说明:

一发心以后,誓毕此生,无有退转,唯以净土为期。

这个叫做“若一日……若七日”。一旦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信顺不移,我就一辈子不改变,一直到死。是这个时间段。

经文“若”就是“或者”,不定词。那为什么不定呢?因为遇到这个法门的时间各有早晚,有人遇到这个法门,第二天他就断气了,那么,在这一天之内,他专修念佛,一心不乱,这叫做“若一日一心不乱”;有的人第三天就断气了,有两天的念佛时间,这叫做“若二日一心不乱”;有的人念佛七天断气,这叫做“若七日一心不乱”;按说下面还有若八日、九日、十日……直到什么时候?直到临命终时。所以《阿弥陀经》在讲完“若一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乱”之后,接下来说“其人临命终时”,那很显然,是执持名号一直相续到临死,才讲“临命终时”对不对?不然这段时间会叫你不念佛吗?不可能的。

可是总不能无穷列举,所以就举七天为期,这也是常用的时间表达法,七天为一个周期。过了七天再从头来,若一日、若二日……若七日。过了再来,若一日……若七日,反复无尽。就好像一个星期七天,过了七天,又从头算起,星期一、星期二……时间再长,无穷无尽,也是七天,七天就是永远,除非我们命终了,那就不管了。念佛也一样,循环无尽,直到命终,所以善导大师解释说:“七日七夜心无间,长时起行倍皆然;临终圣众持华现,身心踊跃坐金莲。”倍就是一倍一倍,反反复复,时时刻刻准备死,没死就接着念,直到临终。

三点体会

“若一日……若七日”,以我个人来讲,觉得有“人命无常、念佛相续、往生容易”这三点体会。

(一)、人命无常:每天都在准备着死亡的来临,盼望着早归净土。今天念佛声中又过了一天,还没有死啊?!噢!那就是若一日,今天又还没有死,那就若二日。

(二)、念佛相续:在盼望净土当中,自然也就念佛相续,只要有一口气没死,就念一天佛。七天一循环、七天一循环,反正只要活着没死就是念佛。

(三)、往生容易:一日七日,决定往生,一听就很容易,心中欢喜。如果讲圣道修行,他就要讲“三大阿僧祇劫”,那怎么能比?想都不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