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、三部经释 (三)《阿弥陀经》释

(三)《阿弥陀经》释

《阿弥陀经》者:先说极乐依正之功德,是为发起众生愿乐之心故也。后明往生之行,显示以少善根不能往生,唯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,一日七日,即得往生。又虑众生不信此事,六方各有恒沙诸佛,同伸舌相于大千而证诚之。善导和尚于《《观念法门》释言:

若不依此证得生者,六方诸佛舒舌,一出口以后,终不还入口,自然坏烂。

然则,若疑此事者,非唯怀疑弥陀本愿,亦疑释尊所说也;疑释尊所说者,即是疑六方恒沙诸佛之所说也;即是遍覆大千之舌相坏烂也。

又,若信此事者,非唯信弥陀之本愿,亦信释尊所说也;信释尊所说者,即是信六方恒沙诸佛所说也;信一切诸佛所说者,则是信一切法矣;信一切法者,即是信一切菩萨,此即信一切三宝矣;此信者广大之信心也。善导和尚言:

为断凡夫疑见执,皆舒舌相覆三千。

共证七日称名号,又表释迦言说真。

六方如来舒舌证,专称名号至西方。

到彼华开闻妙法,十地愿行自然彰。

心心念佛莫生疑,六方如来证不虚。

三业专心无杂乱,百宝莲华应时现。

292 阅读